共计 11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欧洲能源危机已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期间,A 股的彩虹集团因欧洲人用不起暖气、狂买中国电热毯而受益,13 个交易日股价翻倍。
天然气现货期货价格同步上涨,各天然气产地活跃起来,液化天然气船队频繁穿梭于北大西洋与地中海。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公开痛斥美国,以“友谊价”四倍于市场价将天然气卖给欧洲,趁机打劫。
10 月 24 日,荷兰天然气下一小时期货价格骤降至 -15.78 欧元。能源危机在资本市场炒作下,变成双输局面:疯狂看多的机构爆仓亏惨,居民却依旧用不起电。极端情况下,交割天然气现货时,卖方竟倒贴钱求买家拿走,类似当年原油价格跌至负值,资本主义出现“倒牛奶”现象。
究其本质,是液态天然气转气转换站不足,仓库堆满液态天然气,船上的也无法卸货。运天然气需特殊的 LNG 船,与电热毯运输不同。因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问题,欧洲市场天然气缺口主要靠 LNG 船补充,加压后天然气由气态变液态,便于运输且安全,但水路运输比管道运输贵,北溪管道事件后,天然气期货价格和电价飙升与此有关。
更关键的是,液转气需特定转换站,而当前转换站已超负荷运转。我国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适宜修建 LNG 接收站的点位仅 22 座,建设周期长达四年左右,费用高昂,短期内新建几乎不可能,德国新建的 LNG 接收站 2024 年才能使用。据媒体报道,欧洲主要 LNG 接收站位于欧洲西北部、地中海和伊比利亚半岛,近 60 艘 LNG 运输船堵在该区域,西班牙六座 LNG 接收站附近就有 35 艘等待卸货。
根据 GIE 数据,早在今年 8 月 28 日,波兰、葡萄牙天然气仓储量就高达 100% 与 99.62%,仅有意大利、奥地利等几个小国未达 80% 及格线。截至 10 月 24 日,欧盟整体天然气储气率为 93.61%,德国达 97.53%。原先转换站与管道运输液态天然气匹配,俄乌战争、北溪被炸后改为船运,转换站处理效率难适应“新模式”,消化能力减弱。
转换站无法即时转换,仓储爆满,船上货物堵在港口,形成“供需错配”。10 月 13 日,欧盟科学家更新季节性气候预测,称今年冬天大概率是暖冬。暖冬使天然气需求下滑,各大机构抛售天然气看涨期货,运输与储存问题致货物无人接手,卖多买少,10 月 24 日恐慌情绪爆发,价格跌穿至负值。
长期来看,欧洲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因高气价,全球各地 LNG 船驶向欧洲,造成拥堵。但此时,居民生活电价和工业用电一路走高,天然气期货长期处于高位。欧洲实体企业惨淡,莱茵河水位下降,内河运输受影响,煤炭无法按时运抵发电厂,电价上涨,化工、制药等能源密集型企业外迁,留下大量失业人口。真正用电的居民和实体企业是受害者,期货市场炒作资本只关心头寸盈利,用电与炒电矛盾不可调和。德国企业着急,11 月 4 号,德国总理朔尔茨率企业家天团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