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6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过去一年,手机厂商纷纷回归直屏,如 vivo X200、OPPO Find X8、荣耀 Magic7 等旗舰机型。屏幕形态变化引发了窄边框的较量。2024 年 9 月,苹果 iPhone 16 Pro 发布,其边框最窄处达 1.44mm;次月,OPPO Find X8 以 1.45mm 紧追;又过十余天,小米 15 以 1.38mm 刷新纪录。
屏幕封装技术是将驱动芯片、电路连接和显示模组集成的工艺,关乎边框宽度和屏占比。用户追求极窄边框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握持手感。然而,屏幕封装面临诸多难点,如空间极限问题,驱动芯片、电路布线与显示面板布局需精密优化。
早期,COG 封装技术是主流,技术成熟、成本低。iPhone X 引入 COP 封装技术,与柔性 OLED 面板结合可缩窄边框。iPhone 16 Pro 首次尝试 LIPO 封装技术,通过优化布局压缩边框宽度,接近“四边等窄”。LIPO 技术还减少芯片对边框空间占用,采用高密度连接设计,保持信号传输稳定高速。
目前,率先采用 LIPO 封装技术的旗舰机型大多未用 2K 分辨率显示面板,因高像素面板对封装精度要求更高。下一步,高像素面板与大屏面板应用将是趋势,如数码闲聊站透露的 2K 分辨率 6.8X 英寸显示屏可能成影像旗舰标配。
早在 2015 年,努比亚 Z9 实现视觉上的“无边框”,但因 LCD 材质不可弯折存在问题。次年,小米 MIX 实现三面无边框,开启全面屏时代。手机厂商追求极窄边框,一是能提升屏占比,带来视觉沉浸感,如小米初代 MIX 屏占比 91%,小米 15 达 94%;二是已成为高端机型标志,厂商投入资源研发先进封装技术。
小米为让小米 15 边框达 1.38mm,采用成本高的 LIPO 封装技术,定制全新封装材料,应用 AI 技术定制封装参数。未来,手机边框变窄是趋势,若优化封装材料,有望实现更窄甚至只剩屏幕。
但目前完全无边框仅靠封装技术无法实现,显示模组需驱动芯片和排线支撑,边框还承担保护屏幕作用,没有边框屏幕易受损,耐用性成问题。即使解决技术难点,量产化和成本也是障碍。如今极窄边框封装技术多集中在旗舰机型,高分辨率屏幕未广泛采用 LIPO 封装技术。
无边框手机虽视觉震撼,但消费者实际需求待察。高端机型中,极窄边框是竞争点,普通用户可能不愿为窄边框降低防护性,除非有两全方案。直面屏回归下,厂商难探索其他视觉提升方案,但随着封装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无边框手机定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