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9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世界杯成为了史上投资金额最高的赛事之一,同时也充满了诸多意外与争议。阿根廷在小组赛首轮被沙特逆转,本场比赛中多达 10 次越位判罚刷新了自 2018 年视频助理裁判(VAR)制度实施以来的记录。引人注目的是,这场比赛所用的足球并非普通球,而是搭载了先进的“黑科技”——内置 MEMS 传感器的智能足球。
智能足球 “Al Rihla” 的秘密
本届世界杯官方为智能足球取名为“Al Rihla”(阿拉伯语,译为“旅程”),由阿迪达斯开发。其核心是球内置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传感器,能捕捉足球的每一个动作。该传感器每秒传输数据高达 500 次,极大提升裁判对球位置和动作的判定准确性,助力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
这种内嵌在球体中心的微型芯片,采用的是 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MEMS 技术可制造诸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压力传感器等各种智能传感器,为体育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支持。
MEMS 市场崛起与国产替代潮
MEMS 作为半导体技术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中国快速发展,掀起了国产替代的投资热潮。中国 MEMS 市场规模 2021 年已经超过 900 亿元,预计 2023 年将突破 1200 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 MEMS 市场。
然而,技术壁垒依然存在。中国高端 MEMS 产品仍大多依赖国外技术和供应,欧洲、美国、日本企业在“高、精、尖”领域几乎垄断。80% 的传感器芯片依赖进口成为行业痛点。
针对产业链“卡脖子”问题,中国多家企业及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自主化和产业整合。2022 年以来,MEMS 赛道融资活跃,大大小小投资事件频发,其中多家企业获得数亿元资金支持,市场热情高涨。同时,科创板迎来多家 MEMS 企业 IPO,代表着赛道“破茧成蝶”的重要里程碑。
行业格局与技术挑战
目前,MEMS 传感器占据传感器市场 60%-70% 的份额,逐渐替代模拟信号输出的传统传感器。消费电子和汽车是 MEMS 应用的最大市场,分别占 44% 和 24%。特别是在汽车领域,随着智能化需求提升,高可靠性的 MEMS 传感器获得青睐。
然而,MEMS 行业的壁垒比传统芯片更高,包括先发优势、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和客户认可四个方面。产业链复杂且高度定制化,使得创业公司面临巨大挑战。MEMS 并非遵循摩尔定律,缺乏统一工艺平台,使发展难度加大。
以激光雷达为例,创始团队选择 MEMS 技术路线而非机械方式,正是看中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优势。MEMS 激光雷达已被多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采用,展示了其广阔市场潜力。
资本推动与产业整合
为了突破技术限制和规模瓶颈,MEMS 企业积极进行并购整合,实现 IDM(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一体化)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敏芯股份通过多次收购形成完整产业链,累计出货超过 10 亿颗传感器芯片。
资本的加持不仅推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也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目前,中国 MEMS 产业链正加速成熟,结合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等下游巨额市场,潜在价值巨大。
未来展望
MEMS 是一条潜藏巨大潜力的千亿级赛道,正在撬动数十万亿级相关产业。当前,随着国产替代步伐加快,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生态逐渐完善,中国有望在全球 MEMS 领域占据更重要位置。
不过,要实现全面突破,还需产业链各方协同发力,克服技术和资金壁垒。随着智能时代加速到来,MEMS 在体育科技、智能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将持续释放巨大红利,值得产业界和投资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