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11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苹果向来不乏挫折,但 Vision Pro 的情况堪称“打脸”。去年 6 月,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隆重推出 Vision Pro,苹果 CEO 蒂姆·库克宣称:“正如 Mac 引领我们进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 引领我们进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 将带我们迈入空间计算时代。”
今年 2 月起,Vision Pro 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相继开售,至今已过去半年多。然而,近期传出的消息令人震惊,苹果可能在今年年底就停止生产 Vision Pro——这款被苹果视为“划时代”的产品。
The Information 最早披露了这一消息,据多位直接参与 Vision Pro 组件的供应链人士透露,苹果从今年夏天开始缩减 Vision Pro 的生产规模,并在近期告知负责 Vision Pro 组装的代工厂立讯精密,可能在 11 月结束生产。也就是说,在发售仅仅 9 个月后,Vision Pro 极有可能正式告别市场。
苹果以创新闻名于世,却并非总是一帆风顺——Newton PDA、HomePod 等产品的失败,都是其发展历程中的挫折。然而,与 Vision Pro 相比,Newton 饱受诟病的第一代 MessagePad 100 都显得没那么尴尬,至少它从发售到停产,坚持了 17 个月。
而 Vision Pro 作为一款苹果寄予厚望、售价高达 3500 美元(国行 2 万元人民币)的混合现实头显,却很可能存活不到一年,甚至可能成为苹果史上最短命的“战略级产品”。
外界意料之中,苹果顺水推舟
苹果停产 Vision Pro 并不令人意外。
首先是大众的反馈,从最初的热烈追捧到迅速降温,如今已鲜有人关注。作为媒体从业者,能明显感觉到除了全球开售的那一时段,Vision Pro 几乎无人问津。从谷歌趋势也能看出,全球消费者对 Vision Pro 的关注仅集中在 2 月发售之初。
事实上,即使是今年 6 月国行 Vision Pro 正式发售,在中文互联网上也并未引发太多讨论。百度指数也能证明,与 2 月发售时的热度相比,即使在国行发售后的 6 – 7 月,关注度也非常低。
其次在开发者层面,Vision Pro 作为一个全新平台,理论上非常依赖大量苹果开发者的适配和创意。但自发售以来,开发者社区对这个全新平台的热情并不高。8 月彭博社报道指出,Vision Pro 开发者实验室相当冷清,开发者对其兴趣不大。
不仅 Netflix、YouTube 以及 Spotify 等重要头部应用没有为苹果 Vision Pro 进行原生适配(仅以 iPad 版本兼容),其他中小开发者对这个全新平台的热情也明显低落。前期在 X 等平台上还有一些苹果开发者发声和展示,但很快也销声匿迹。
另外,在 Vision Pro 发售前一天,苹果宣布 visionOS 上已有 600 多款专为 Vision Pro 打造的新应用,还有超过 100 万个兼容的 iPadOS 应用。但在此之后,苹果几乎没有再更新过这两个数字。
这些最终都体现在了销量和产量上。根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 IDC 早前的统计,自 2 月初上市以来,Vision Pro 今年第一季度(截止 3 月底)销量不到 10 万台。到 4 月,已有报道指出 Vision Pro 的销售热度迅速消退,部分门店一周仅售出数台。
再加上 Vision Pro 在中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市场发售后,并未掀起销售热潮。另一家知名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最新数据显示,苹果 Vision Pro 截至 9 月底售出 37 万台,预计到年底将售出 42 万台。
这个销售成绩不出外界所料,IDC 早前预测全年销量不到 50 万台,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则认为在 40 – 45 万台之间。
但另一方面,这个销售成绩显然出乎苹果的意料,一些工厂从 5 月就暂停了 Vision Pro 组件的生产,仓库中仍堆满了数万个未交付的零件。或许从那时起,苹果就已经在考虑 Vision Pro 的停产事宜。
Vision Pro 到底错在“太早了”?
过去半年多,对 Vision Pro 的批评众多。从重量到佩戴体验,从产品形态到交互,从应用到内容生态,Vision Pro 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影响了用户体验。
当然,其高昂的定价注定了 Vision Pro 的购买门槛较高,出货规模有限。即便如此,Vision Pro 的实际市场表现还是让不少人惊讶,尤其是 XR 行业。Meta 放弃 Quest Pro 产品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那么在产品细节上,Vision Pro 究竟犯了什么错?
事实上,从发布之初就有人认为 Vision Pro“路走窄了”,核心问题集中在 VST(视频透视)路线带来的佩戴和封闭性问题,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核心光学技术。
然而,另一方面,量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质变,高举高打的 Vision Pro 也解决了一众 OST(光学透视)路线 AR 眼镜相对鸡肋的问题,能够提供超越现有其他设备的部分体验。再加上 VR 与 AR 之间的无缝切换,实际使用场景和体验都更好。
那是时间选错了吗?在 Vision Pro 的推出时间上,苹果内部曾有过激烈争论。在 Vision Pro 官宣之前,英国《金融时报》就披露了苹果高层内部对 AR 路线的分歧。
传奇设计师 Jony Ive 离开苹果后,苹果设计团队一分为二,被外界视为“库克接班人”的苹果 COO 杰夫·威廉姆斯接手。此后,威廉姆斯希望团队尽快推出第一版 AR 产品,而苹果工业设计团队则希望耐心等待,直到更轻便的 AR 眼镜在技术上更可行。
而作为苹果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库克最终站在了杰夫·威廉姆斯这边,选择基于头戴式 VR 的产品形态实现 AR 路线,推动首款 MR 头显——Vision Pro 落地。于是,时任苹果工业设计主管 Evans Hankey 离开,我们在 2023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看到,库克正式发布了“开启空间计算时代”的 Vision Pro。耐人寻味的是,库克最近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谈到了他的产品观:
“事实证明,做到真正的伟大需要时间。需要多次迭代。需要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关注。有时,这会花费更长时间。我们宁愿推出那种能对人们产生贡献的产品,而不是急于推出第一个。”
事实证明,真正的伟大确实需要时间,问题是苹果真的给了 Vision Pro 合适的时间吗?如今看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苹果的 XR 梦要靠廉价版 Vision 来圆?
虽然 Vision Pro 可能很快停产,但苹果并未打算就此放弃 Vision 产品线。
在 Vision Pro 传出停产消息的同时,去年发布前就备受关注的“平价版”也有了新动态。The Information 援引接近苹果的知情人士称,苹果目前将研发资源都投入到了 Vision Pro 的下一代平价版本中,很多 Vision Pro 项目组的成员都已转向该项目。
与 Vision Pro 相比,苹果的下一代 Vision 不仅成本和售价更低,降低重量也是新产品的目标之一。
但它能拯救苹果的“空间计算”梦想吗?至少在经历了消费市场的打击后,苹果并不自信,甚至告知供应商这款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预计生产 400 万台,而 Vision Pro 早前的预估是 800 万台。或许还是太早了。就像 Newton、General Magic(从苹果团队独立出来)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当接近现代智能手机的概念和设计,但直到新千年后技术发展,初代 iPhone 才得以出现,并引发了过去十多年的智能手机浪潮。
尽管过去几年光学显示、摄像头、影像算法、芯片等技术不断进步,但无论是 AR 眼镜还是 MR 头显,实际上仍面临光学显示、重量、续航、计算和散热等诸多问题,轻量化方向的 AR 眼镜难以兼顾计算,全能化方向的 MR 头显则难以解决佩戴问题。
简而言之,我们很难期待下一代 Vision 就能解决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但只能祝愿,在苹果 Vision 一代一代的推动下,整个行业能够不断突破技术限制,降低 AR 或 MR 产品价格,提升日常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