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寒冬:销量大幅下滑,未来存疑

21次阅读

共计 230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数据公司 IDC 发布了 2022 年第四季度的手机市场报告,各大手机品牌如同期末考试,交出了成绩单。整体来看,过去一年手机市场寒风刺骨,尤其是小米,连续三个季度营收下滑,而去年出货量同比骤降了 23.7%。即便是苹果这个行业巨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也未能达到预期,全年降幅达到了 4.4%。

根据报告,2022 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 7292 万台,同比下降了 12.6%;全年出货量约为 2.86 亿台,同比下滑了 13.2%,创下了历史上最大的降幅。

可以说,这次寒冬是整个行业的,无人能幸免。回顾过去十年,我们的手机经历了从 3G 到 5G 的华丽转变,也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智能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购物、支付、还是外卖,都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如今,手机市场却仿佛在向过去的某个年代倒退。IDC 的数据表明,2022 年中国市场的出货量首次降到了 3 亿以下,这是十年来的首次。虽然一些品牌如荣耀取得了 34.4% 的增长,但那是基于小基数上的反弹,其它品牌如 vivo、OPPO、苹果和小米的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下降 25.1%、28.2%、4.4% 和 23.7%。

这些现象和大环境息息相关。自去年初以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如疫情的反复和经济的低迷对智能手机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例如,在第二季度,由于国内抗疫政策趋严,出货量创下近十年的最低。虽然三季度的供应链有所恢复,但经济依然萎缩,消费者在这种环境中变得更加谨慎。

更重要的是,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正面临严重的创新瓶颈,往日热潮褪去。十年前,手机是科技的前沿,每年的新品发布都会吸引大量粉丝围观。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无比热烈,拆解新机的过程更是成为一种仪式感。然而现在,手机的技术感逐渐减弱,即便更换新机,所带来的使用体验提升往往不如型号的数字变化那么显著。

厂商们越来越依赖于在宣传资料上使用强有力的术语和数据,而非实实在在的体验更新。例如,首款搭载骁龙芯片的手机被视为卖点,灵动岛也被所称为近年来最大的创新。然而,这种堆料的方式不仅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也大大削弱了消费者的换机欲望。曾是苹果粉丝的小梁表示,以前他会抢购每一代的新 iPhone,但从 iPhone X 开始,之后的几款产品之间差别微乎其微,他直到去年才更换了手中的 iPhone 12 Pro Max。同样,研究生苏军也提到,他的 Redmi 10 系列手机虽然两年前买的,但日常使用根本不觉得有更新换代的必要。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2022 年换机周期将达到历史新高——43 个月,专家指出,当前中国市场的换机周期已扩展至 32 到 36 个月。

与此同时,二手市场却蒸蒸日上。根据 IDC 的评估,2022 年全球二手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 2.826 亿部,同比增长 11.5%,且这种增长有望在未来持续。手机的形象不再是追求时尚的潮流单品,而逐渐变为普通的耐用品。

面对这样的局面,厂商们也在想尽办法提升销量。有的品牌选择细分市场,VIVO 的子品牌 iQOO 就是个典型例子。自 2019 年成立以来,iQOO 精准地洞察了年轻人对电竞的需求,通过与电子竞技的结合,成功地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2022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26.9%。还有的品牌通过 IP 联名合作来吸引消费者,比如 OPPO 与皮卡丘、柯南、巴萨等知名品牌的合作,这样的跨界合作也为销量带来了提升。

高端市场在经济动荡中表现出强劲的韧性。根据 SA 的预测,从 2022 年起,售价在 300 美元以上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将取代 100 到 199 美元的低端手机,成为销量最高的价格区间。在手机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高端领域成为各厂商争夺的焦点,像小米和 OPPO 也开始在芯片研发上加大了投资。

出海寻找增长机会也是众多手机企业的选择。其中,小米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全球市场上,小米数量占据第三位,出货量达到 1.53 亿台,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尽管这些努力是必要的,也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整体来看,仍然不够。从根本上讲,手机行业的发展曾经得益于软硬件的相辅相成。但如今,手机硬件技术的提升致使即便是中低端手机也能满足日常需求。而 5G 的普及对软件带来的改变似乎并不明显,单靠这些有限的创新和营销措施,很难抵挡行业整体的下滑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折叠屏手机被认为是当前市场的一线希望。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折叠屏幕良率的提升,折叠屏手机似乎即将迎来爆发期。就体验而言,折叠屏比直屏更具科技感;而随着供应链的成熟,价格逐渐下调,使折叠屏手机的普及成为可能。此外,由于折叠屏自然具备高端定位,6000 元也成为其入门价格,而苹果目前尚未进入这个市场。2022 年,华为在国内折叠屏市场占据首位,OPPO、vivo、荣耀和小米则分别排名第三到第六。

此外,根据 IDC 的报告,折叠屏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比目前仍然低至 1.2%,但在 2022 年第四季度,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达到 110 万台,全年出货量接近 330 万台,同比增长了 118%。尽管如此,折叠屏手机依靠依旧是直屏手机的生态,其中的革新幅度和 iPhone 4 对行业的影响相比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虽然手机市场寒冬的确存在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前产品形态难以承载更前沿的技术,折叠屏或许也不过是某种过渡的妥协。无论是技术还是内容,VR 和 AR 距离成为消费级产品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即便是苹果,那款备受期待的 AR 眼镜也频频延后。这使得包括苹果、小米在内的各大手机厂商继续押注于这一领域,期望找到下一个个人计算的时代。或许就像苹果那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也许未来的手机,未必也会是手机。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