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资本23年出海路:投资智慧与产业布局之道

5次阅读

共计 8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投资人可不是旁观者,而是企业成长的“联合创始人”。芬兰碳纳米管技术公司 Canatu 上市,标志着亚盛资本在碳纳米材料赛道成功出击。

在 First North Growth Market,Canatu 凭借柔性触控传感器技术着陆,产品切入三大高增长领域。亚盛资本两期基金成绩亮眼,投资组合退出率超 90%,多个项目回报丰厚。

亚盛资本 2002 年成立,从“财务顾问”转型“直投”,2017 年确立投资主航道。其成功启发我们:中国投资机构如何走向世界、跨越周期?

透过 Canatu 案例,能看到亚盛资本的坚守:在技术萌芽期卡位,整合跨境资源,依托产业资源做中长期布局,获高回报。

钻进实验室的“技术猎手”

在资本追逐风口时,亚盛资本专注早期技术创新。旗下两期基金高回报,投资的公司多是早期技术项目。

2017 年,碳纳米管未成为新能源车标配,亚盛资本就基于趋势判断,抢先投资 Canatu。其敏锐洞察力源于“小而精”的复合型团队。

亚盛资本投资范畴广,集中在“传感革命、材料进化以及计算重构”领域,力争成为早期技术创新公司的“首轮”投资者,首轮出资和跟投比例较均匀。

中欧“技术超导体”炼成术

全球产业链重构,跨境投资转向“系统型工程”。亚盛资本在中欧搭建“双向桥梁”,实现技术、资本与市场互联互通。

欧洲与中国市场互补,亚盛资本提前布局技术转化节点,在国产替代和国际化间找平衡。投资人深度参与企业成长,赋能被投公司。

比如,亚盛资本帮助 Canatu 开拓中国市场,加速其全球化扩张。亚盛资本还筛选欧洲隐形技术冠军,嫁接到中国市场,欧洲市场估值理性,治理规范。

耕耘 23 载的产业“农夫”

多数机构困于“投早投小”难题时,23 岁的亚盛资本展现强韧性。其核心团队有产业基因,形成基于产业痛点找创新项目的原则。

亚盛资本“智能汽车与医疗科技”双轮驱动,推动技术跨产业应用。已构建广博资源网络,核心团队稳定协作超 15 年。

在资本与产业深度咬合的新周期,亚盛资本揭示真相:高回报来自长积累和对产业周期的深刻理解。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