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2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数字低空智能服务:构建未来城市
2025 年 4 月 23 日,36 氪举办了一场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 OpenTalk 直播活动,邀请到蜂巢航宇创始人李威、国科容远合伙人李一凡以及鸿鹏航空董事长许可达共同探讨无人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这场直播不仅展示了行业现状,还展望了未来的创新方向。
李威详细介绍了数字低空智能服务体系的架构,包括‘三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两平台’(低空应用和服务平台)、‘一中心’(低空运营服务中心)和‘N 应用’(如智慧城市、能源巡检等)。蜂巢航宇的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标杆案例,比如江苏泗阳公安局的无人值守系统和北京市政府的应急救援无人机项目。
低空治理与无人机反制:安全新挑战
李一凡则聚焦于低空治理和无人机反制话题。他指出,无人机治理分为合作目标和非合作目标两种类型,并解释了两者的技术差异。针对非合作目标,他提出采用‘三侦四抗’的解决方案,即通过雷达、光电和无线电多态融合手段进行侦查,并结合通信压制、导航干扰等多种方式进行反制。此外,他还提到,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民用场景下的无人机治理正从‘管控合作目标误飞’转向‘防御非合作目标黑飞’。
国产航发:低空经济的引擎
许可达则分享了鸿鹏航空在开发国产低成本航空发动机方面的经验。他认为,民营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而非个人兴趣来确定发展方向。鸿鹏航空专注于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通过‘汽改航’路径降低成本,并借助欧洲成熟技术快速满足适航标准。同时,他也提到,中国航发企业在材料和技术上有一定优势,但在设计和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行业热点问答
在直播互动环节,观众就无人机芯片国产化、无人值守系统的成本效益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李威表示,中小型无人机芯片已完全实现国产化,AI 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无人机的安全性和自主性。李一凡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研发实力和定制化能力的企业,而许可达预测在未来 20 年内,油机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