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宇接棒扬子江药业,再登泰州首富宝座

1次阅读

共计 146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扬子江药业的掌门人 徐浩宇 最近因其持股市值达 390 亿元,在 2024 新财富 500 创富榜上跃升至第 72 位,再度稳扎江苏泰州首富的位置。他与父亲合力经历的低谷逐渐远去,个人排名相比 2021 年大幅提升,与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扬子江药业曾一度被视为行业隐形巨头,但 2021 年遭遇关键考验。先是因被指控垄断遭重罚 7 亿元,随后创始人徐镜人突发疾病去世,徐浩宇匆忙接手,面对复杂局面。在集采制度逐渐透明化的背景下,公司此前依赖的强大销售网络和打包销售策略受到了行业挑战,很多人对其未来持悲观看法。

但徐浩宇迅速调整战略,短时间内稳定并壮大了销售团队,他带领扬子江药业有效应对了集采时代的激烈竞争。截至 2023 年 10 月底,公司已有 158 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 37 个为全国首家。近期多批次国家集采中,扬子江药业的申报品种总数居行业前列,中标率突出,展现出超强的市场竞争力。

扬子江药业凭借深厚的销售实力,能够将中标药品迅速推向医院终端,实现后端销售的成功转化,这在行业内十分罕见。公司在公立医疗终端销售额排名常年保持前五,与恒瑞医药等竞争对手不相上下。徐浩宇打造的“销售铁军”成为公司保持优势的关键。

打造销售铁军,保持市场领先

徐浩宇出生于 1972 年,自 1994 年从基层销售岗位做起,逐步晋升至管理层,接班后虽低调,却在战略上展现出强大的野心。早在 2012 年,他就主张未来上市与并购,显示出与父亲不同的资本化思路。

扬子江药业在仿制药市场,尤其是在集采领域表现活跃,不断扩大中标数和新品种上市速度。2023 年及 2024 年头五个月,公司新获准上市的品种达 29 个,使其在每次国家集采中都能保持多线作战优势,极大提升中标概率。

公司销售体系采用高度垂直化管理,由专门委员会统筹,配合多层级销售局和公司,实现对渠道的有效控制与覆盖。此管理模式让扬子江药业成为行业内难以复制的销售标杆,且通过打包产品组合与医院合作,形成竞争壁垒。

在市场选择上,扬子江药业偏重中小城市和基层医院,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尽管耗费巨大,但打开了竞争空白点。目前,公司拥有超过 16000 名员工和 30 多家下属企业,营销网络遍布全国。

扬子江药业以销售作为核心竞争力,这使其成为国内销售团队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与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规模相当。据报道,公司在招募销售人员时注重“同乡”和“家族”关系,通过承包制紧密绑定销售与公司利益,形成强大战斗力。

创新药转型挑战与资本化道路

虽然扬子江药业在集采市场表现出色,但集采价格持续大幅下降,行业利润空间有限。资本市场对仿制药企业的估值普遍偏低,这使得上市带来的收益受限。

徐浩宇曾尝试推动旗下爱源股份登陆新三板,经历了完整的资本运作过程。这显示出他对资本市场的兴趣和体认,尽管目前扬子江药业尚未公开明确上市计划。

过去十年间,恒瑞医药通过上市融资加速创新药研发,取得显著成果;反观扬子江药业,直到 2021 年才推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新锐”,与恒瑞存在明显差距。徐浩宇提出“三药并举”的战略,致力于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的协同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布局。

扬子江药业近年来在创新药领域开始有所动作,虽对外表现低调,但主动调整管线组合,体现出审慎且稳健的转型迹象。面对创新药领域当前资本低迷和职能调整的市场环境,徐浩宇或将抓住机遇,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新的成长。

总体看,徐浩宇凭借强悍的销售体系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执掌扬子江药业走出低谷并持续发展,未来的资本运作和创新药战略将是观察公司能否完成从隐形药王到显形龙头转变的重要关键。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