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复苏路上还有多远?

28次阅读

共计 200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疫情缓解,携程数据传递复苏信号

过去三年的疫情让旅游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到了今年年底,局势开始逐步明朗。12 月 7 日,随着国家发布“新十条”防控政策,携程立刻公布了最新旅游数据,回应各地逐渐开放带来的活跃趋势。从八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数据看,新政出台后,机票和火车票预订量环比明显增长,广州和成都因提前放松管控,反而数据增长不如重庆突出。

携程 CEO 孙洁在业绩电话会议上坦言,虽然短期内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旅游复苏的机会依然强劲”,她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过去几年,携程与飞猪等平台不得不靠发布各类旅游数据提醒外界“春天不远”,如今疫情防控松绑,长途出行限制减少,酒旅市场正蓄势待发。

复苏路上的现实挑战

不过,现实情况并未一帆风顺。新冠变异带来新一轮疫情,人们更多时间花在抗疫和恢复上,短时间内并无强烈旅游意愿,行业复苏还需等待。携程 12 月 15 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净营收达到 69 亿元,同比增长 29%;净利润也由亏转盈至 2.45 亿元,调整后 EBITDA 同比增长 164%,达到 14 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一定的复苏势头。

新十条中取消落地检和取消核酸阴性证明的规定,为跨区域出行扫清障碍。12 月 12 日,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解除剩余的跨市跨省出游限制。携程的 FlightAI 平台数据显示,12 月 7 日至 11 日,国内客运量回升至 2019 年同期的 40% 左右,搜索热度已恢复至疫情前的 80%。取消行程卡后的 12 小时内,机票和春运相关产品搜索量环比飙升 12 倍,机票搜索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

然而,12 月份并非传统旅游旺季,且缺少长假,旅游行业全面复苏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元旦和春节虽传统上是票务旺季,今年社会逐渐正常,旺季效应将出现,但住宿和旅游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尤其年轻群体被疫情影响深,老年人还在接种疫苗或观望,消费力恢复也需要时间。

破碎的行业与供需错位

旅游业复苏的现实困难不止于消费端。根据企业数据,截至 11 月底,成立十年以上、处于异常或注销状态的旅游企业超过 8.3 万家,而正常运营企业仅有 4.8 万家。这意味着即便复苏到疫情前的需求水平,供给侧也难以马上承接大量订单,供需失衡将影响服务质量,抑制消费热情。

不少从业者也感受到行业断链带来的影响,“很多导游改行开网约车、送外卖了,短时间难以期待全面回暖。”一家西南地区旅行社老板于年初关闭公司,认为旅游产业链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对于携程这类 OTA 巨头来说,产业链重建虽充满挑战,但同时也蕴含新机遇。

携程的优势与未来布局

携程拥有雄厚的现金储备和庞大的用户流量,得以在疫情期间保持韧性。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携程现金及受限现金达到 212 亿元,短期投资 296 亿元。流量方面,据第三方监测,携程及其旗下去哪儿 APP 合计月活超过 9900 万,流量基础坚实,有助推动复苏计划。

携程启动了“2023 旅游振兴 A 计划”,不仅提供资金和流量支持,还将在全国建设 10 个文旅产业孵化中心,参与行业复苏和供应链重塑。公司同时努力开发套餐式产品,如酒店与机票打包、智能票务中转、定制私家团等,旨在提升产品组合与客户体验,帮助供需双方更好匹配。

短期复苏与长期挑战共存

尽管政策利好为旅游业带来积极信号,但社会整体仍处于疫情反复震荡阶段。第三季度疫情扰动曾使得市场出现波动,携程 8 月住宿板块依然实现正增长,成为季度利润转正的关键。票务作为旅游的刚需、低毛利业务,其爆发对携程收入拉动有限;高毛利的酒旅类非刚需业务则受多重影响,短期内难以迎来报复性消费。

未来,跨区域的人员流动将刺激票务营收提升,继而带动住宿和旅游消费,携程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联动效率显得尤为关键。通过交叉销售,携程能够在机票预订的同时推介酒店和景点等,提升整体收入。但消费者需求瞬息万变,套餐式服务也面临灵活性不足的风险,加之其他线上渠道的竞争,携程仍需持续创新。

迎接旅游新常态的耐心与策略

目前,酒店预订市场出现预订周期缩短、本地游迅速增长的趋势,携程业绩增长仍面临不小不确定性。短途本地游虽然增长迅速,但带来的增量有限,真正的长线出行复苏还有待观察。旅游业的核心特征是高度综合性,疫情致使产业链割裂,如今正逐步修复。

携程联合专家指出,疫情期间人们形成了“内向”的旅游视角,更多考虑安全与经济,敢于出游的还在恢复期。携程的任务在于注入更多活力,无论是资金、流量还是服务创新,帮助供给恢复,降低出游门槛,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方案,同时耐心等待消费者心理的恢复。

携程高管坦言,短期本地和短途出行需求回暖明显,四季度本地酒店预订同比 2019 年增长,显示复苏迹象。2023 年更长的假期为旅游业带来期待,春节、清明、劳动节等节点或将成为检验行业复兴的重要关卡。

总的来看,携程的复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缓冲、供应链复建和消费市场共同发力。平台如何整合多样化服务资源,创造一站式旅游消费场景,将成为其重回巅峰的关键所在。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