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何以成为全国人口吸引力标杆

11次阅读

共计 145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人口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随着人口总量逐渐减少以及老龄化趋势加剧,各大城市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最新数据显示,浙江与江苏两省在 2023 年的人口表现格外抢眼。

浙江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常住人口增量冠军,全省范围内所有市辖区均实现了常住人口正增长;而江苏的常住人口达到 8526 万,较上一年增加了 11 万,其中沿江八市的人口同样全部实现正增长。这种现象表明,江浙两地已成为人口吸引力极高的地区。

经济与产业的双重驱动

为何江浙能够脱颖而出?记者通过对多名专家的访谈发现,这与当地优越的经济基础、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较高的居民收入水平以及针对人才的优惠政策密不可分。两省的人均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作为制造业大省,民营经济尤为繁荣。

江苏省在科研方面具有深厚积累,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形成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支柱性产业。而浙江省则以其发达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并且得益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兴盛,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制造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指出,民营经济的活力对于吸引人口至关重要。他解释说,民营经济强调效率且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在经济转型期间能够迅速调整方向,带动整体经济快速复苏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人口增长背后的深层逻辑

人口数量的增加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劳动力供给、资本引入以及消费需求的增长。尤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普遍面临人口总量下滑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人才成为每个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争夺稀缺的人力资源,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激励措施,比如放宽落户门槛、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甚至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等。即便如此,在全国总人口减少约 208 万的大背景下,只有少数几个省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浙江以 50 万的增量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的 11 万。

进一步观察发现,浙江不仅省会杭州、副省级城市宁波以及经济强市温州等地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就连较小的城市也保持着稳定的人口流入态势,这使得浙江成为唯一一个全省域内各区市都保持正增长的省份。

江苏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尽管整体增速稍逊,但南京和苏州两大核心城市的贡献尤为突出,分别新增了 5.59 万和 4.74 万居民。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省的人口增长完全依赖于净迁入人数,而非自然出生率的提高。

产业布局决定人口流向

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因此,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往往决定了它的吸引力大小。正如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所言,浙江和江苏之所以能吸引众多人口,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两省不仅 GDP 总量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且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比例超过九成以上。江苏凭借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浙江则依靠民营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民营经济在这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浙江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商户数量冠绝全国,这些企业通常反应敏捷,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曾刚认为,这种灵活性正是民营经济最大的优势所在。

放眼全国范围,虽然各个层级的城市都在努力争取人口资源,但每种类型的区域都有自己的侧重点。詹军豪建议,大城市应当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小城镇和乡村则需要挖掘本地特色,营造舒适的生活氛围;至于乡镇地区,则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

展望未来,曾刚预计,人口流动的趋势将会更加倾向于大城市和县域地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选准适合自己的产业方向,还要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