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6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3 年,四川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6 万亿元,同比增长 6%。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四川作为经济大省的实力,也为全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
回顾过去的一年,四川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点。尽管年初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四川经济逐渐回暖,实现了上半年追平、前三季度反超,最终全年增速高出全国 0.8 个百分点。这表明四川在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
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在四川经济的攀升历程中,从 2007 年突破 1 万亿元到 2023 年迈入 6 万亿元,四川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稳健的步伐。特别是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四川通过积极应对,实现了经济总量的稳步提升。
成都作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其表现尤为突出。成都不仅是全省经济的压舱石,还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走在前列。与此同时,四川其他城市也开始崭露头角,如宜宾的动力电池和光伏产业、绵阳的电子信息和先进材料产业,这些新兴力量正在推动四川经济地理版图的重塑,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此外,四川还通过支持多个城市的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全省的经济布局。例如,绵阳、宜宾 - 泸州组团等城市在 2023 年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占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较大份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在 2024 年继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2023 年,四川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创新平台建设和企业创新实践方面。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开工建设并顺利封顶,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设立,极大地提升了四川的创新源头能力。
在企业层面,四川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1900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1500 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 60%。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四川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段江指出,四川应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以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四川将在 2024 年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西部地区的创新高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四川还将前瞻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动力
为了实现 2024 年经济增长 6% 的目标,四川将深化改革视为关键策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内循环堵点,通过扩大开放提升外循环质量。
在深化改革方面,四川将重点推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财政金融、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例如,检查督查将更多采用联合方式,减少对企业的影响;在水电气接入环节,将开展“潜规则”专项整治,确保公平透明。此外,四川还将深化转移支付改革,突出奖勤罚懒的导向,推动财力下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川提出,发展需要依靠改革创新,只有大胆尝试才能释放发展活力。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要通过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指挥棒,引导各地比学赶超,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展望未来,四川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通过创新、均衡发展和深化改革,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