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复苏:大连与沈阳的强劲表现

13次阅读

共计 12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4 年第一季度,辽宁省在经济复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尤其是在大连和沈阳这两座重要城市的带动下。根据最新的经济数据,辽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 6961.2 亿元,同比增幅达到 5.4%,略高于全国水平,这已经是辽宁连续第五个季度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大连在努力成为东北首个“万亿 GDP”城市的过程中,一季度的 GDP 增长率达到 5.8%;而沈阳也以 6.2% 的同比增幅表现出色。这背后意味着,辽宁正在积极布局,推动经济后续发展的潜力。

投资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辽宁省的经济表现之所以突飞猛进,离不开强有力的投资支持。一季度,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3%,名列全国第七位。其中,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表现尤其突出。根据相关人士分析,中央项目的有效推动是投资增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央项目投资增长了 18.2%,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辽宁独特的产业结构也为经济增速提供了支撑。第一产业同比增长 5.3%,第二产业增长 5.9%,第三产业则增长了 5.0%。这表明,辽宁的三大产业均在稳中求进,形成了较为平衡的发展态势。

在人口回流方面,2023 年底,辽宁常住人口达到 4182 万,省际净流入人数为 8.6 万,结束了连续 11 年的减少趋势。这一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家乡发展信心的恢复,吸引了较多的人才回乡创业,刺激了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工业经济的复苏

作为东北的重要工业基地,辽宁一季度的工业经济表现亮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5.3%。特别是在高技术制造业方面,增值达到 23.6%。新兴产品如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均大幅增长,显示出辽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方面的成效。

沈阳与大连作为辽宁的“双子星”,也为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贡献了力量。沈阳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7%,其中制造业更是增长了 8.2%。而大连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 7.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更是高达 33.1%。这表明,沈阳和大连在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两座城市不仅在传统制造业中稳步前行,同时也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上积极布局。沈阳在锂电池、氢能等领域的应用体系不断完善,大连则依托超过 50 家的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显示出未来发展的潜力。

对人才的追逐与吸引

值得注意的是,沈阳与大连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去年,沈阳吸纳高层次人才 1721 人,同时吸引了 161,000 大学生留在这座城市,这是过去十年来的最高记录。同时,根据最新的调查,两座城市在人才吸引力排名中也有所上升,显示出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不过,重新吸引人才只是开始,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则更为重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将帮助辽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支持。

综合来看,辽宁在 2024 年第一季度经济复苏中交出的“成绩单”,不仅体现了中央政策的支持、投资的增长,还显示出城市间良性竞争带来的积极效果。随着“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的转变,未来可期。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