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与农机智能化融合,推动智慧农业加速前行

13次阅读

共计 136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8 月 10 日,2022 世界 5G 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全球诸多知名专家、院士、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企业家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于此。作为全球 5G 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盛会,本次大会围绕‘筑 5G 生态,促共创共利’主题,紧密关联国际合作、技术前瞻、数字产业、5G+ 行业应用四大板块,搭建起跨区域产业协作联动的桥梁,全方位呈现 5G 蓬勃发展的生态景象。

5G 与数字农业农村论坛着重聚焦 5G 助力智慧农业的创新发展,还邀请到国家农业农村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唐珂、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以及博创联动创始人 CEO 陶伟等多位嘉宾与企业代表共同凝聚共识。

伴随 5G 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各类 5G 应用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广泛普及。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是离不开 5G 技术的加持,两者的有效融合,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农业生产朝着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唐珂表示,以 5G 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在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作用,如同为农业插上了科技与信息化的翅膀,能让农业从业者更加敏锐,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赵春江指出,在发达国家,历经老龄化、农村劳动力减少以及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等过程,农业机器人和无人农场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从大田生产角度看,需要高度自动化的自动驾驶拖拉机,人可远程监督农机作业,这是个复杂系统,涉及众多关键技术。从国外进口高端设备,数据安全和作业安全难以保障,此前进口的采棉机就出现过零部件供应不上的状况。

针对数字技术赋能的智慧农业实践,博创联动创始人 CEO 陶伟在会上作了《5G+ 农机智能化助力智慧农业加速发展》的主题报告。他提到,未来真正的智慧农业,关键性的支撑条件是机器本身的智能化加上互联网技术,特别是 5G 通信技术的应用。车辆本身的无人驾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多传感器的融合是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当然,实际作业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也会涉及。

陶伟现场通过视频展示了博创联动与沃得联合开发的自走式棉花收获打包一体机的实际应用,打破了过去高成本的采摘模式,其作业效率相当于上千个人工。陶伟表示,博创联动目前已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管控能力,技术覆盖生产全链条,不仅实现了高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还保障了棉花生产的安全。

陶伟在报告中指出,博创联动利用 5G+ 智能化设备对农机进行升级,结合数字农服平台,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将农服人 - 车 - 作业的管理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由人工手动低效管控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农服组织的管理和盈利能力。为此,还积极推进‘千县万镇计划’,通过线下推广和培训,展现智能农机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开始接受并使用智能农机,新的作业方式也得以推广。

面对乡村振兴发展图景,博创联动将紧跟国家政策号召,响应国家战略要求,在做好农业科技服务的同时,坚持开放式创新,联合众多主机厂商共同打造多种智能化、数字化农业机械,共同推动 5G+ 农业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构建万物互联的智慧农业新生态。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