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故事与链游:现状、争议与未来

12次阅读

共计 22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8 月 26 日下午,北京嘉里大酒店九龙厅内,一场元宇宙峰会正在举行。当前元宇宙产业概念大于落地场景,现场少见实际体验展台,多是公司主讲人的 PPT。在技术、资本、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元宇宙产业蓬勃发展,像网易、百度等大厂刚进入布局阶段,真正能落地且令人眼前一亮的元宇宙场景屈指可数。

要说能引发玩家热情的,或许只有区块链游戏(链游)了。以《原神》为例,尽管米哈游未将其与元宇宙关联,但元宇宙从业者却常将其与元宇宙概念联系。按照元宇宙“BAND”概念(Blockchain 区块链、Game 游戏、Network 网络通信、Display 影像技术),《原神》这类开放世界游戏已具备四分之三的要素,只差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变现环节——P2E(play to earn,通过参与游戏等项目赚取收益)。直白来讲,若《原神》里的原石能直接与虚拟币挂钩,链游就成型了。不过在国内这目前还无法实现,但在国外,类似的“幻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区块链研发工程师斑斑表示,撑起元宇宙的是区块链,没有 P2E,再沉浸的游戏也只是普通游戏和服务,无法成为平台。他还说:“技术路线多样,实际落地应用大多是游戏。元宇宙的故事,现在全靠链游(gamefi,区块链游戏)撑着。”

但矛盾的是,不少技术人员认为现阶段链游并不成熟,“链游产业里投机者众多,一些项目方纯粹是为了捞钱。”

超 9 成元宇宙收入,来自链游

先了解一下现阶段支撑元宇宙故事的链游是怎么回事。斑斑将链游拆解为游戏画质和区块链交互两部分。“画质属于传统游戏范畴,区块链偏向金融领域,链游概念并不复杂,就是一款游戏加上与现实世界接轨的货币兑换。”

以沙盒游戏为例,游戏 A,玩家创作自由度高,可联机交互,内容有圈地、盖房子、用游戏素材制作道具等,它就是《我的世界》。游戏 B,玩家创作自由度也高,必须联机交互,内容包括花钱买地、盖房子、用游戏素材制作道具,且这些都是 NFT,可自由交易,交易所得为虚拟货币,它是《Sandbox》或者《Roblox》,两款顶流元宇宙游戏。

业内人士认为,“任何已有游戏模式,加入区块链金融体系就是链游”,其门槛不高。目前的痛点是公有区块链处理速度跟不上玩家热情和频繁的资产交易,交易不及时且手续费高,而私链又因不够“去中心化”难以搭建共识。从研究员视角看,链游目前技术上唯一难点就是玩家买卖频繁,导致区块链算力不足,交易成本偏高,游戏制作难度不大。

“元宇宙游戏目前大多是链游。这些游戏有活力是因为天然与金融相关。”简单说就是好赚钱。参考链游《Axie infinity》2021 年 7 月报告,该平台当月平均日活用户超 80 万,交易量达 6.7 亿美元,成为当月交易量第一的 NFT 产品,高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据 Sensor Tower 报告《元宇宙概念下的移动游戏市场洞察》数据,2022 年上半年全球以元宇宙为标签的应用共获 1.7 亿次下载,收入 6.5 亿美元。其中游戏类应用下载量 1.1 亿次,收入 6.1 亿元。现阶段区块链游戏贡献了元宇宙应用超 2 / 3 的下载量和九成以上行业收入。如此看来,说元宇宙的故事全靠链游并不为过。

一夜暴富还是庞氏骗局?

资深币圈玩家 Max 透露,去年年中他通过投资 sandbox 和 decentraland 两款链游,个人钱包最终获利 10w 美金。但他也表示:“有几个项目我撤出得还算及时,躲过了 NFT 的熊市。链游目前仍在风险释放期,优质项目价格不稳定,剩下那些项目更是纯粹为捞钱而来。”

曾有币圈网友爆料《HERO CAT》链游,玩家需收集宠物打怪结算虚拟币收益,每天上限 100。但玩到第三天,虚拟币收益上限就缩减到 15,唯一扩容方法是拉新玩家注册游戏。类似项目不少,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标签,用收益诱惑玩家进场,再利用玩家拉新人买币接盘,类似庞氏骗局。

当然,链游圈钱方式并非只有“骗”。相对良心的链游平台赚钱能力也不容小觑。对于链游厂商,加密货币、NFT 和交易(平台 + 矿工)手续费构成主要收入。“链游大多以 NFT 发售道具,游戏制作方将 NFT 出售给第一批玩家并在链上流通。首次交易的 NFT 商品价格和平台手续费都归游戏公司。一般购买 NFT 前,用户需先买对应加密货币,再用加密货币买 NFT。”“若卖土地挂单 100 块,实际收到的钱是 100 减去 gas 费用(矿工手续费)。假设平台每笔交易抽 5%,卖家收到的可能是 95,5 块被平台抽走,且都是加密货币结算。”总之,低门槛、无监管,加上“元宇宙”热度诱惑,让链游成为厂商稳赚不赔的生意。

链游背离元宇宙初衷

行业发展初期就急于以收入为导向定义元宇宙产业,显然为时过早。抛开“投资者”和“投机者”视角,技术人员有话说。斑斑认为链游大火背离了元宇宙技术路线初衷。“P2E 模式让一些玩家忽视链游游戏性和合理性,只为赚钱而来,这既不符合元宇宙‘平行世界’构想,金融属性和投资回报率还会限制区块链游戏生命周期。对比元宇宙和链游的 BAND 概念,会发现链游只有区块链和网络技术,游戏性、视觉体验距传统游戏还有差距。”

一位知乎博主也持类似观点:“靠收益维持生命周期,无法解决大部分链游缺乏可玩性的问题。”根据 ChainPlay 最新调查,75% 的区块链投资者因链游进入加密货币、NFT 领域,然而加密市场崩溃使 62% 的投资者损失超五成收益。元宇宙强调的“虚拟世界”中,沉浸式感官体验是关键,链游更像是给打工人的新工作——加入人类玩了几千年的地球 Online。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这些钱似乎不该算进元宇宙产出。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