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74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正积极推动星链(Starlink)向移动领域扩展,他通过社交媒体透露,已与苹果公司就星链连接事宜进行了积极对话。
此次潜在合作标志着马斯克首次涉足苹果生态体系。当前,星链计划正加速其移动端布局,上月刚宣布与美国无线运营商 T -Mobile 合作推出“星链二代”,旨在确保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接收手机信号。
苹果的竞争优势
然而,在马斯克表达合作意愿前不久,苹果刚刚发布了搭载卫星通信功能的 iPhone 14 系列,预计将在今年 11 月面向北美市场推出。目前,苹果的合作伙伴是全球星(Globalstar),而马斯克显然意图打破这一局面,至少争取成为其补充力量。
这种合作对于双方而言似乎充满吸引力:一方面,马斯克能够借助苹果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星链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苹果亦可通过引入多样化的卫星通信选项增强自身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纷纷布局卫星通信的大趋势中抢占先机。
尽管如此,双方能否达成实质性协议仍存在不确定性。即便苹果表现出兴趣,也可能选择静观其变,先评估星链与 T -Mobile 合作试点的效果。当然,也不排除苹果最终决定不与马斯克携手的可能性。回顾历史,两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始终和谐。
星链的发展瓶颈
自 2019 年首颗星链卫星升空以来,SpaceX 已累计部署近 3000 颗卫星。马斯克设定的目标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网络覆盖,但截至今日,尽管星链取得了一定成绩,离完全实现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据统计,截至今年 5 月,星链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 40 万付费用户,较两个月前增长约 15 万。然而,相较于马斯克所描绘的宏伟蓝图,这一数字仍显不足。要知道,要使星链达到预期盈利规模,至少需要千万级别的活跃用户群体。
此外,星链的服务成本高昂,普通用户的初始投入包括价值 599 美元的终端设备(即“星链锅”),以及每月 110 美元的服务费。即使推出了价格更为亲民的方案,如荷兰房车用户月费从 124 欧元降至 105 欧元,英国从 89 英镑降至 75 英镑,美国部分地区从 110 美元降至 85 美元,但整体市场规模依然有限。
多方博弈加剧竞争
除了资金压力外,马斯克还需面对来自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日益激烈的竞争。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同样瞄准了低轨卫星通信市场,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发射数千颗卫星。
与此同时,政府层面的支持也遭遇波折。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原本计划拨款 92 亿美元支持偏远地区的网络建设,其中 SpaceX 申请了约 9 亿美元补贴。然而,由于竞争对手的举报,FCC 认定星链技术尚未完全达标,因此拒绝了 SpaceX 的申请。
在此背景下,转向与苹果合作不失为一条新出路。通过与 T -Mobile 的合作,马斯克试图规避传统模式中的高额硬件门槛,转而依赖合作伙伴庞大的用户基数快速铺设服务网络。
历史恩怨影响合作前景
然而,马斯克与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之间的过往纠葛或许会成为合作的一大障碍。早在 2014 年,苹果便传出造车计划,虽未明确表态,但外界普遍认为苹果正在秘密研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作为特斯拉掌门人的马斯克对此态度轻蔑,多次公开嘲讽苹果造车计划难产。
随着时间推移,苹果造车项目屡遭挫折,而特斯拉则成功走出困境并成长为行业领军者。马斯克曾在多个场合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声称曾主动联系库克商谈收购事宜,但遭到拒绝。如今特斯拉市值已是当初提议金额的十倍有余,这让马斯克难免心生感慨。
尽管如此,马斯克并未完全放弃与苹果合作的想法。近年来,他频繁在社交平台提及苹果产品,并对其某些特性提出批评,这既反映了他对苹果技术实力的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希望改善彼此关系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本人是忠实的苹果用户,经常基于个人使用体验分享见解。例如,他曾因苹果新闻应用的内容质量不佳而卸载,还对 iOS 系统的稳定性提出质疑。这些言论表明,尽管两人存在分歧,但马斯克并未彻底否定苹果的价值。
未来展望
从当前态势来看,马斯克迫切希望通过与苹果合作提升星链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为未来的资本市场运作奠定基础。而对于苹果而言,与 SpaceX 联手不仅能丰富其卫星通信解决方案,还能进一步巩固自身在高端市场的领导地位。
不过,最终结果如何还需等待双方高层进一步沟通的结果。无论如何,这场跨越多年的恩怨能否化干戈为玉帛,值得所有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