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圈风云变幻:元宝登顶,Kimi为何失意?

6次阅读

共计 31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AI 圈的格局又有新变化,曾经的 Kimi 风光不再,如今腾讯元宝后来居上,超越 DeepSeek,在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 App 下载排行榜位居首位。就在一个月前,元宝还被视为“最没存在感的 AI 通用型应用”,在去年 AI 原生 App 排行榜中,其月活用户规模仅列第十一,而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同类应用占据前三甲。

元宝前期“低调”,一方面是上线较晚,作为大厂中最后入局的 TO C 应用;另一方面,腾讯此前对其资源投入不足。2024 年 5 月元宝 App 上线,直到今年 3 月才推出网页版。去年豆包、Kimi 营销竞争激烈,元宝却迟迟未参与。然而今年接入 DeepSeek 后,形势逆转。腾讯旗下各大应用纷纷出现“下载元宝”广告,微信九宫格也为其留了位置,同时还在微博、B 站、抖音等外部平台大量投广告。短短半个多月,元宝进行 7 次更新,涵盖接入 DeepSeek、推出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 T1、快思考模型混元 Turbo S 等重大改变,以及新增一键导出对话长图、电脑版上线等功能。

元宝登顶,赢在哪里?

外界对元宝从“小透明”到第一的转变充满疑问,其究竟是靠实力还是营销?先看模型能力,不少从业者认为双模型策略是元宝最大优势,即接入外部的 DeepSeek,又有自研的 Hunyuan 大模型。腾讯自研的 Hunyuan 大模型(混元 T1/Turbo S)是元宝独家,这两大模型近期密集上线,混元 T1 在今年 2 月 17 日推出,Turbo S 比它晚十天。因属于闭源模型,无权威榜单排名,主要结合从业者使用感受和公开论文评价。混元 T1 侧重深度思考,和 DeepSeek-R1 类似,但有 AI 行业资深从业者认为其推理能力与国内其他家差距不大。一位大模型领域知名专家也觉得,从模型推出时间和相关论文报道看,国内推理大模型中 DeepSeek 和 Kimi 较强,混元 T1 稍弱。Turbo S 属于快思考模型,主打速度,能实现“秒回”、首字时延降低 44% 是亮点。不过从业者认为当前市场关注点在大模型深度推理能力上,快思考似乎已“过气”,毕竟众多知名模型都是快思考类型。所以有人觉得元宝登上下载榜榜首,主力是 DeepSeek,很多用户为尝试它才下载元宝。

再看投流,元宝这一波投流很激进,一方面依靠内部生态(腾讯广告),另一方面靠外部渠道(抖音、快手等)。AppGrowing 数据显示,元宝 2 月预估投放金额超 3 亿。AI 软件工程师覃相表示,元宝采取广撒网与精准触达策略,外部渠道扩大用户覆盖面,利用内部生态才是关键,腾讯系渠道用户信任度高且场景关联性强,触达效率极高。从事搜索工具投放的小 A 也说,AI 搜索主流渠道是腾讯广告。AppGrowing 数据表明,在 AI 通用型应用投流渠道中,腾讯广告(微信、QQ、腾讯新闻、腾讯视频、QQ 浏览器)占比最多,达 70%-80%。微信为元宝提供强大流量支持,搜一搜有下载跳转链接,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公众号文章底部、小程序开屏页都有推送,还有微信九宫格入口。此外,元宝宣传强调联网搜索功能打通微信公众号内容库,可实时检索超 2.1 亿篇历史文章,并能在 15 分钟内收录日均新增的 180 万篇推文,小 A 认为此举形成差异化,能吸引部分用户。可见广告投放对元宝登顶起关键作用,腾讯生态流量支持是成功重要基石。

元宝崛起,时机也很重要

在 AI 应用领域,广告投放成行业共识。此前 Kimi 和豆包靠投流抢占不少市场,Kimi 作为初创公司推出的应用,凭借技术优势和重金投流,去年在大厂中脱颖而出。从业者认为投流在 AI 应用领域有效,是因为 AI 应用体验门槛不高,用户忠诚度不强,易通过流量转化。江树表示,目前大模型实用性不强,TO C 应用吸引的多是尝鲜者,使用后常因产品不及预期而迅速放弃,这正是投流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原因。而找准时机投流,能事半功倍。元宝投流时机巧妙,在 DeepSeek 教育市场、用户对 AI 认知度大幅提升后,投放效果比去年好很多。江树认为 DeepSeek 爆火呈破圈层、全民向特点,表明大众对 AI 大模型应用认知已形成。元宝在 DeepSeek-R1 官网繁忙时,凭借稳定使用优势承接用户,并通过投流扩大覆盖面。而且腾讯投流有独特优势,有腾讯系生态支持,烧钱更精准。仅 2 月近 3 亿元投流金额,腾讯投放速度、力度、规模远超之前的豆包和 Kimi。这一策略符合腾讯产品思路,不在市场初期盲目行动,等市场成熟、有成功案例验证后,找准时机果断出手,通过大手笔投入和调动腾讯系应用协同作战占领市场。比如腾讯做派对游戏——元梦之星,在网易《蛋仔派对》大火一年后推出,采用创新玩法,在多平台大规模投广告及“百亿补贴”等策略吸引玩家下载,还高调宣布首期投入 14 亿做游戏生态激励计划,迅速砸出游戏下载量及预估收入高峰,但仅持续不到一个月。由于通用 AI 大模型商业前景不明,元宝去年推出后一直低调,属腾讯防御性业务,接入 DeepSeek 后才开始大笔投流。腾讯选择此时加码元宝,是因为混元大模型出现晚,模型能力未碾压对手,TO C 应用无先发优势,Kimi 早在 2023 年 10 月推出,元宝 2024 年 5 月底才发布。在能力、时间都无先发优势时,腾讯不会轻易为元宝投入大量流量,但 DeepSeek 开源拉齐了技术差距,TO C 应用竞争在同一水平线,此时是元宝出手良机。在投流前期和中期,元宝也做了技术准备。覃相表示,DeepSeek-R1 为元宝提供深度推理能力,支持多模态,增强实用场景覆盖,TurboS 作为自研快思考模型,在知识、数学等 Benchmark 表现对标 DeepSeekV3。这让有双模型的元宝,响应速度和多模态能力显著提升,方便用户使用。

元宝能不能留住用户?

尽管元宝短暂登顶,但挑战不小。市场担心其会像 Kimi 一样,高投入广告流量结束后,用户留存率低下。Kimi 作为 2024 年较成功的 C 端 AI 应用之一,一直有“烧钱营销”换用户的争议。AppGrowing 数据显示,从 2024 年 3 月开始,Kimi 每月广告投放达上千万元,去年一年预估超 9 亿,因“20 天烧钱 1 个亿”登上热搜。然而即便如此,Kimi 市场地位未长久保持,DeepSeek 出现后迅速取代其风头。QuestMobile 数据显示,1 月 20 日 - 1 月 26 日(DeepSeek 爆火时期),Kimi 周活跃用户规模环比增长不到 28%,同期 DeepSeek 周活跃用户规模环比增长超 750%。高营销低留存现象并非个例,霸占国内各大 AI 应用榜下载量第一的豆包,也曾靠大规模广告投放后来居上。AppGrowing 数据显示,2024 年豆包累计投放超 4.75 亿元,如今大部分热度被 DeepSeek 拿走。去年 9 月有从业者统计,大模型应用(豆包、Kimi、文小言、讯飞星火、元宝)下载 30 天后用户留存率均不到 1%。大模型领域知名专家刘聪指出,市场上大模型应用用户粘性都不高,多数普通用户是尝鲜,看到推广下载,有更火新应用就“转头就跑”。覃相也说,目前大模型应用和用户需求匹配度不足,多数 AI 应用功能单一,无法持续满足用户复杂需求,生成内容质量不稳定,缺乏个性化。目前势头正猛的元宝,虽接入顶级大模型 DeepsSeek,也未解决这些问题。江树认为国内 AI 发展还在早期,“连基本的听话、稳定、不限量要求都不到”。总之,元宝登顶是技术、流量与生态协同结果,非单纯依靠技术优势。而且登顶只是第一步,用户增多关注度更大,最近元宝因用户协议中含“霸王条款”引发争议。条款规定用户上传内容授予腾讯及其关联方不可撤销、永久、免费且无地域限制许可使用权,涵盖存储、使用、复制、编辑、发布等行为,可用于模型优化、学术研究和市场营销等目的。腾讯已公开致歉,称元宝最新版本增加数据管理功能,新增体验优化开关且默认关闭,输入输出内容不会用于模型优化。覃相指出,此刻元宝不仅要在技术上升级,还需在技术深度与用户价值间找平衡,避免陷入“烧钱换增长”陷阱。重金砸流量的元宝,下载量第一的高位能持续多久,大家都在观望。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