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电商2025增长新策略:扶持优质品牌做大生态

4次阅读

共计 16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4 年,对于阿里电商来说,是战略转型和增长模式调整的重要一年。11 月,阿里整合淘宝天猫、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 1688、闲鱼等多个电商业务,成立了阿里电商事业群。这一合并不仅使阿里的电商生态更加紧密,也为 2025 年聚焦“增长”制定了清晰方向。

增长逻辑的转变:从低价竞争到品牌赋能

过去几年,淘天集团一直依赖价格优势来推动交易量增长,但经过深刻反思和市场验证,阿里发现这种“低价内卷”难以持续,且对用户体验和商家健康发展造成损害。于是,2024 年淘天逐步放弃“绝对低价”策略,转向提升商品质量和用户购物体验。GMV(交易总额)和平均消费额成为考核重点,低价换量的做法被弱化。

2025 年,阿里电商明确将扶持 优质品牌 商家 作为增长的首要任务。尤其看重中小品牌的发展潜力,希望通过更深入的支持帮助他们在整个互联网生态中扩大影响力,而不仅仅依赖于淘天平台本身。扶持措施涵盖服饰、美妆、运动户外三大优势行业,重点解决商家流量不足、复购率低和利润有限的痛点。

创新激励机制:现金返还与双重目标

在具体政策设计上,淘天推出了六大扶持方向,包括新品激励、站外流量扩展、会员私域运营、佣金激励、新商家扶持和营商环境优化。与以往不同的是,佣金激励将以 现金返还 形式直接补贴到商家,而非流量券,提升了资金使用灵活性,商家能够自行决定如何投流或增加利润。

此外,淘天设计了“低保底、高冲刺”的销售目标,保底目标降低,给予商家更灵活的起点,冲刺目标更高,只有达标后才能获得高额现金激励,激励额度是保底目标的数倍。这种双重激励机制既减轻了商家的经营压力,也促使其努力冲刺高增长。

加码站外流量,助力品牌全网扩张

淘天不仅在平台内增加流量支持,更积极参与商家在其他平台的营销投放。例如,当商家在站外进行广告推广时,淘天会同步给予资金补助,美妆行业商家因带来更多独立访客而获得补贴,服饰行业则按 1:1 比例补贴将站外引来的流量转化回淘天成交的广告费用。

这样不仅帮助品牌在全网做大,同时也促进了淘天平台自身的收入增长。可以说,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开放策略,打破了过去只有封闭流量池思维的局限。

用户体验为核心,会员和复购持续增长

除了赋能商家,平台还着重提升用户购物体验。2024 年双 11 前夕,淘宝上线了全场景“退货宝”服务,保障消费者退换货首重免运费,提高购物信心。双 12 期间,淘宝主会场和直播间加大趣味性和年轻化元素,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参与。

这些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88VIP 会员数同比持续双位数增长,达到 4900 万,且部分区域已经实现盈利。客户管理收入增长 9%,反映了平台货币化率和用户参与度的稳步提升。

整合内外资源,打造全产业链生态

阿里电商事业群的成立,标志着阿里从国内电商向全球电商全链路整合的深化。通过整合淘宝天猫、中国批发采购平台 1688、二手交易市场闲鱼,以及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阿里全面释放产业协同效应。今年以来,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32%,1688 跨境订单增长超过 70%,显示出强劲的全球业务动力。

这一步步的整合不仅提升了阿里电商的整体竞争力,也为支持品牌“全网做大”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资源和通路。

拥抱合作,开启电商新生态

以往阿里电商内部相对封闭,主要依靠自有物流和支付体系。如今,阿里大胆破壁,与行业竞争对手展开多维合作。例如开放支持微信支付,打通多渠道物流。这种互通合作大幅提升市场整体效率,避免无效内耗,帮助阿里专注于自身优势领域的深化。

总结

阿里电商在经历了价格战和内卷的市场洗礼后,已经找到了新的增长之道:摆脱“低价流量”模式,以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为核心,对内深度赋能优质商家,特别是成长型中小品牌,对外借助开放合作打破生态壁垒,实现平台流量与商家商业规模的良性循环。

面对行业激烈变化与多元压力,阿里电商事业群不再只是简单的业务整合者,而是一个聚焦增长、推动生态共赢的战略平台。2025 年,阿里电商将通过这一套“组合拳”,努力在海内外市场中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