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2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全球目光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时,一家老牌 AI 公司却悄然倒下。Afiniti,这家曾被称为“通用大模型应用鼻祖”的企业,最终以破产清算告终,令人唏嘘。
今年 9 月,Afiniti 根据《公司法》向百慕大最高法院提交了清算和清盘申请。在其破产文件中,公司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问世使客户对传统 AI 的兴趣骤减,尤其是用于客户服务的生成式 AI 吸引了大部分预算,而 Afiniti 的核心技术——基于结果预测的客服优化 AI——逐渐失去吸引力。
昔日辉煌
Afiniti 的创始人 Zia Chishti 是一位巴基斯坦裔企业家,他在 1997 年因发明“隐适美”隐形牙套而成为亿万富翁。2006 年,他创立了 Afiniti,致力于通过 AI 优化销售和客服人员的匹配效率。公司早期就积累了丰富的专利技术,共获得了 90 多项相关专利。
凭借先进的算法,Afiniti 能够分析超过 100 个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人口统计数据、社交网络资料等,从而精准匹配销售人员与潜在客户。2017 年,Afiniti 与华为和 Avaya 达成合作,其技术被应用于全球 20 多个国家的 250 多家企业,为这些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
然而,Afiniti 的成功并未转化为持久的财务稳定。尽管公司累计融资达 3.2 亿美元,投资者名单星光熠熠,但其收入模式依赖于“增收效果付费”,导致盈利始终难以保障。
模式之困
Afiniti 采用了一种“零投入、按效果付费”的商业模式,即客户无需提前支付费用,仅在 AI 帮助实现增收后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这种模式虽然新颖,却存在重大隐患:一方面,客户增收效果难以量化且周期较长,使得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高昂的研发和运营成本需要长期垫资,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此外,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客户群体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医疗等传统行业。随着生成式 AI 的普及,这些行业的需求迅速转向了更灵活、更直观的生成式工具,而 Afiniti 的技术显得过于单一。
危机爆发
2021 年,一场性侵丑闻彻底摧毁了 Afiniti 的品牌形象。创始人 Zia Chishti 被迫辞职,多位董事会成员也因此离开,公司失去了关键领导力。同时,新一轮 AI 浪潮席卷而来,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技术迅速占领市场,进一步挤压了 Afiniti 的生存空间。
面对市场剧变,Afiniti 试图通过重组自救,但收效甚微。最终,公司在百慕大和美国法院启动清盘程序,成立新公司以化解债务危机。
行业警示
Afiniti 的失败并非孤例。Forward Health、Amelia 和 LivePerson 等老牌 AI 公司同样面临类似困境,有的选择关停,有的被迫贱卖资产。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共同问题:传统 AI 公司往往受限于狭窄的应用场景、单一的技术路线和传统的商业模式。
相比之下,生成式 AI 公司依托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具备更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新任务和新领域。它们的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化,不仅限于传统的软件销售,还包括数据授权、平台合作等多种形式,更容易吸引资本注入。
对于传统 AI 公司而言,转型迫在眉睫。要么迅速融入生成式 AI 生态,要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技术迭代加速的当下,只有那些敢于拥抱变化、善于整合资源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