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5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两年来,一支庞大的外资力量逐渐崛起,坚定看好 A 股,成为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它们的大本营来自中东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不仅持续加仓,还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中东资本“越跌越买”,投资力度不断升级
根据 Global SWF 数据显示,2023 年,来自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及阿联酋等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已在中国进行总计 23 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和收购,而 2022 年这一数字只有 1 亿美元。进入 2024 年,中东的资本依然在中国市场上“越跌越买”。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中东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投资交易额已达到 90 亿美元,且这些投资还不算旗下机构的对华投资。例如,阿布扎比投资局旗下的 CYVN Holdings 去年两次向蔚来投资,总额达 33 亿美元;沙特阿美也曾以 246 亿人民币收购荣盛石化 10% 的股权,今年 5 月,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旗下子公司向联想集团投入 20 亿美元无息换股债券……
粗略估算,自 2023 年起,中东资本已在中国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且未来还可能有更大动作。
刚刚过去的 2024 年 5 月 20 日,证监会主席与沙特财政大臣会面,宣布加强中沙资本市场合作。6 月 2 日,香港证监会也与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洽谈合作。短短几个月内,双方就落实了多项合作行动——8 月 1 日,沙特 PIF 与 6 家中资金融机构签署了总额高达 500 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10 月 30 日,中东的首只投资中国港股的 ETF——Albilad CSOP MSCI Hong Kong China ETF 在沙特交易所上市,首次募资超过 100 亿港元,远超预期。
中东资本规模庞大,投资动向明晰
目前,中东地区共有 20 只主权财富基金,总资产约 4.9 万亿美元,占据全球总规模的 40% 以上。其中,海合会六国的基金资产高达 4.5 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30 万亿。到 2023 年底,中东已在全球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中占据五席,穆巴达拉、阿布扎比控股等也进入前 12 名。
投资风格成熟,战略明确
虽然中东资金雄厚,但绝非盲目“土豪”。他们的投资策略清晰,偏好能源和科技产业。从 2010 年至 2019 年,阿布扎比投资局在 A 股投资了 115 家企业,包括医药、金属、化工、机械等多个行业。近年来,开始布局半导体、电子设备和生物医药,投资标的包括中芯国际、华虹、海光信息等。而在 2024 年,随着国内房地产的调整,中东资金也加大了这一领域的投入,例如,阿布扎比投资局在大连、北京等地大规模布局房地产。
比如,2019 年布局半导体,从而赶上 A 股芯片行情,估值大幅提升;2024 年布局房地产,也几乎站在国内政策转折点之前。这些操作都非常精准,甚至成为市场的“抄底高手”。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东对中国市场的持续下注已成为大势。一方面,中国具备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中东拥有雄厚资金;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双方关系更加紧密,资本合作空间巨大。近年来,中东多国纷纷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扩大在华布局,未来几年,沙特、阿联酋等国的投资计划将逐步落实,海外投资占比目标甚至已达 50%,其中 20% 投向中国,投资规模相当庞大,也必将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中东资金长远来看,将成为未来外资中推动中国市场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是对未来潜力的肯定,也预示着 A 股或迎来新的黄金期。深入研究这些资金的偏好,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现中东概念股,为投资者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