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暗面投资人仲裁风波:错失AI风口的代价

3次阅读

共计 73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月之暗面与投资人的仲裁纠纷

近日,大模型赛道的明星公司月之暗面因其创始人杨植麟、联合创始人兼 CTO 张宇韬被循环智能时期投资人在香港提起仲裁而成为焦点。月之暗面已委托铭德律师事务所处理此事,律师事务所表示该仲裁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具备事实基础。

循环智能的背景与投资

循环智能是杨植麟、张宇韬在月之暗面之前创立的公司,专注于行业大模型和会话智能解决方案。公司自 2018 年起开展业务,迅速获得了包括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等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

ChatGPT 的火热与大模型公司的崛起

2022 年底,ChatGPT 的爆火让国内 AI 从业者看到了新纪元的开端。杨植麟凭借丰富的人工智能领域经验和创业经历,决定创立月之暗面,专注于大模型开发。月之暗面成立后不久,便获得了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

月之暗面的快速成长与估值飙升

月之暗面推出的 Kimi 智能助手迅速走红,月活跃用户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显著增长。公司的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从最初的 25 亿美元上涨到 33 亿美元。Kimi 智能助手的成功让月之暗面在大模型创业赛道中领跑。

投资人为何翻脸

据报道,循环智能的几位投资方发起仲裁的原因,可能是对在月之暗面所占股比的不满。尤其是在月之暗面估值大幅膨胀后,新公司的成长性相比循环智能呈现出巨大差距,这让一些老投资人感到错失了巨大的财富机会。

通用大模型的争议

一些投资人如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曾公开表示不看好中国的大模型公司,认为它们缺乏商业模式。然而,月之暗面的成功似乎证明了通用大模型的潜力,也让那些未跟进的投资人感到遗憾。

仲裁背后的深层原因

此次仲裁纠纷的背后,是投资人对月之暗面巨大成长潜力的渴望与错失机遇的遗憾。然而,过度的干预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适得其反。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