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0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 2024 年 9 月 19 日至 20 日举办的第十八届 DEMO CHINA 成都峰会中,关于国资创投的讨论成为焦点。嘉宾们纷纷表达了对国资角色定位的看法,强调应抛弃传统的“金主爸爸”心态,走向真正的市场化。
国资应走市场化道路,提供更专业支持
四川发展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的陈庆红指出,做创投无论承担何种责任,都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思维方式。他强调,投资决策从项目筛选、投决到投后管理和退出,都应按市场规律行事。与此同时,基金的考核也要多维度,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关注社会和政治贡献,确保投资的长远价值。
他还分享了四川引导基金的实际操作经验,从 2021 年起逐步市场化,聚焦科技创新,目前管理规模超 720 亿,投资近 200 个项目,并通过母基金撬动了市场上的头部机构资本。陈庆红指出,国资在创新创业早期扮演着重要角色,责任重大,应积极支持优质项目的发展。
抛弃传统甲方思维,实现平等合作
重庆科技创新投资集团的杨文利强调,国资应摆脱“甲方思维”,与社会资本平等对待。在当前政策支持下,国资应作为长期“耐心资本”,以市场化理念推进投资,注重产业链赋能与合作,寻求双赢局面。他指出,合理的合作应实现利益共享,充分发挥国资在产业培育和资源整合中的优势。
杨文利还提出,国资应重视专业化建设,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培养专门的创投团队,支持企业成长,推动优质企业的水到渠成的退出,最终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
共同努力,推动国资创投迈向新高度
上海国投孚腾资本的张扬则谈到,面对市场挑战,国资应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他建议,各方应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丰富基金产品,发挥产业链上的赋能作用,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通过联合金融机构增加退出渠道,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活动最后,嘉宾们都表达了希望通过持续交流与合作,打破障碍,共同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助力。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国资应在坚持市场化的基础上,增强专业化、国际化和产业联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