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与隐忧

2次阅读

共计 5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AI 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显著超越人类表现。从 2023 年起,AI 在多任务语言理解和数学推理等方面进步迅速,甚至接近‘全部超越人类水平’。

尽管已有众多专注于特定任务的 AI 系统,但它们缺乏通用性。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具备跨领域能力并在多方面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 AI,仍是全球科研机构和企业追求的目标。比如,OpenAI、DeepMind、Meta 等都在积极研发 AGI。

各国与企业的关注

多个国家对 AGI 寄予厚望。中国强调其重要性,英国早在 2021 年就将其纳入国家战略,美国建议设立类似曼哈顿计划的项目,而沙特阿拉伯更是设定了 2050 年实现 AGI 的目标。

然而,关于 AGI 何时到来,各方看法不一。乐观派如山姆·奥特曼认为今年即可实现,而保守派则预计可能需要十年以上。

争议与分歧

学术界普遍认为 AGI 的实现充满不确定性。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直言 AI 仍处于‘前牛顿时代’,而图灵奖得主杨立昆则指出单靠大型语言模型难以达成目标。

回顾历史,类似乐观预测屡见不鲜。从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以来,每隔十年就会有新的热潮,但最终大多未能如愿。

期待与担忧

尽管如此,多数人仍期待 AGI 的到来,因为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滥用和失控的风险。正如辛顿所言,目前的安全研究远远不足,而马斯克等人认为失控的概率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无论 AGI 何时到来,我们都应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准备。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