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马桶:繁华背后的隐忧与挑战

5次阅读

共计 437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15 年,吴晓波的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发了智能马桶在国内的广泛关注。此后几年,在城改、旧改、商用、全屋智能、AI、大数据等场景的推动下,以及居民对健康水平重视程度的提高,智能马桶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

据 GII 数据显示,2019 年至 2022 年中国智能马桶行业销量由 754 万台增长至 1162 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 10.1%。奥维跟踪数据显示,精装修市场智能马桶配置率从 2018 年的 5.2% 升至 2022 年的 28.4%,到 2023 年 1 - 7 月更是达到了 37.3%,且 8.7% 的增速远超普通马桶 2.1% 的增速。

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智能马桶产业链的日益成熟。例如,潮州地区拥有成熟的陶瓷供应链,台州地区在智能马桶品类开创方面具有优势,厦门地区有成熟的注塑、电镀解决方案,深圳、东莞、昆山地区则有先进的电子电路解决方案等。

然而,智能马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功能同质化且鸡肋、行业内卷导致的各种售后乱象、虚高价格造成的性价比丢失等,这些问题使得行业后续想要持续增长面临巨大考验,急需回归理性。

市场无序竞争,品控售后堪忧

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广阔的市场空间、相对可观的毛利,以及抖音、快手直播电商的火爆和玩法成熟,为智能马桶品牌方更好地介绍和展示商品提供了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智能马桶行业。

以抖音平台为例,目前智能马桶厂家可分为几类:一是以箭牌、九牧、恒洁、惠达、松下、东芝、TOTO 为代表的大牌厂商,这些厂商在抖音平台普遍采用多矩阵直播,带动了产品销量。例如,九牧、箭牌、希箭目前在抖音的直播账号分别为 19 个、22 个、8 个。

二是以万和、志高、荣事达、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智能马桶涉及水、电、机械、传感等多部件,技术较为复杂,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及性能要求较高,这对卫浴厂商的生产、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家电企业深耕家电赛道多年,部分技术可以实现平移。

三是家装相关赛道企业。家装行业与地产行业关联紧密,尤其是陶瓷行业的增速几乎与商品房消费面积重合。近年来,地产行业持续承压,大量家装企业为寻求转型纷纷涌入智能马桶赛道,这也是当前智能马桶行业中玩家最多的部分。比如瓷砖行业的蒙娜丽莎、太阳能行业的四季沐歌、照明行业的欧普照明、家居卖场的居然之家等。

四是潮州、台州地区的源头厂家。例如抖音虹吸式智能马桶爆款中的卫小二、智能马桶热卖金榜中的德匠科勒等均来自潮州地区。有业内人士透露,此前源头厂家只专注生产,不涉及销售。抖音、快手直播带货让这些厂家意识到打造产销一体化的可能性,并且借助短视频也能够完成更多线下经销商的招募。

玩家数量的增加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当前智能马桶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重营销、轻研发、代工和组装模式几乎成为行业主流。例如,志高智能马桶的生产企业为广东省京家卫浴有限公司,但该企业主体、股东和志高母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之间并无关联。

智能马桶是技术驱动型行业,但很多智能马桶厂家的技术却极为薄弱。比如蒙娜丽莎智能马桶和小米零度的生产方分别为蒙娜丽莎(广东)卫浴用品有限公司和潮州市科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天眼查显示,这两家企业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均为零。考虑到抖音直播的高投流、高退款率、高运营成本,智能马桶企业若想在抖音平台提高 GMV,整体投入并不低。

在代工和组装模式下,当前智能马桶产品功能逐渐趋同。例如在抖音平台售价 1000 元 -2000 元的智能马桶,离座冲水、脚踢冲水、夜灯照明、停电冲水几乎成为标配功能。

功能趋同使得玩家只能依靠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在抖音平台上,1000 元 -2999 元价格带的马桶既是行业核心出货部分,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部分;3000 元 -4999 元价格带马桶看似销量很高,但主要是由卫小二一款名为“骁龙卫小二 X8 Max 全自动智能马桶”贡献的,该产品近 30 天累计销量为 7739 台,占该价格带出货量的 43%。售价 5000 元以上的智能马桶,整体销量相对惨淡。

999 元以下的智能马桶虽然占据一定出货量,但部分产品价格被压低至 500 元以下。如此极致的成本压缩叠加代工模式,为后续智能马桶行业的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智能马桶的安装和售后决定了它是强线下生意。为了增加订单量和市场份额,智能马桶需要招募大量维修师傅和经销商。在保证各方利益相对均衡以及价格战的情况下,智能马桶品牌方只能极力压缩成本,这直接导致智能马桶的质量和售后令人担忧。

不仅如此,当前智能马桶售后不仅链条极长,而且处于割裂状态。装修设计师刘杨(化名)表示,现阶段客户对装修要求很高,传统卫浴售后就已经非常麻烦,很多装修公司都不太愿意给客户报价,更不用说智能马桶售后还要求维修师傅同时具备水、电、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市面上精通这些的维修师傅少之又少。

智能马桶厂商作为中间方,上游连接工厂,下游连接装修公司、经销商,甚至部分智能马桶企业还涉及二级、三级经销商。用户使用智能马桶出现问题后反馈给销售方,销售方再反馈给品牌方,品牌方反馈给厂家,生产厂家联系消费者所在地的维修师傅上门维修。

一方面,由于维修师傅数量有限,且他们同时承接多家智能马桶企业的安装、售后工作,精力有限,售后师傅只能给消费者安排维修档期,这就是为什么马桶厂家售后客服总是敷衍的原因,但智能马桶的刚需性决定了消费者不可能也无法等待如此长的售后周期。

另一方面,智能马桶和售后维修师傅是合作关系,这使得智能马桶企业对维修师傅的监管无法像格力、美的等企业那样严格。而且售后师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差,这也为部分维修师傅漫天要价提供了可能。

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糟糕的售后,导致不少刘杨服务过的客户纷纷拆掉智能马桶,重新使用传统马桶。在黑猫投诉上,存在大量如智能马桶盖破裂不更换、智能马桶盖坏掉、客服不处理等售后问题。

从更深层次来看,家电行业本质上是在做渗透率增长的生意。冰箱、洗衣机、空调由于使用频次高、需求确定性强等特点,2021 年渗透率在 90% 以上,一户多台的情况相当普遍。在渗透率增长的过程中,培育出了美的、格力、海尔等行业巨头。

同理,民生证券 2023 年 3 月的一份研报指出,目前我国智能马桶渗透率约为 10%,按照每提升 1% 带来 500 万台销量计算,智能马桶行业未来销量确实可观。但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换来的短暂渗透率提高,后续将抑制行业渗透率的提升。没有渗透率,智能马桶何谈复购和持续增长呢?

为了智能而“智能”

线上平台存在恶意低价竞争,而线下智能马桶则存在严重的价格虚高现象。DoNews 在安徽省界首市、临泉县多家智能马桶终端门店走访时发现,抖音平台售价 1000 元 -2000 元智能马桶所具备的功能,线下门店报价基本在 2000 元 -3000 元之间。

带有臀洗、自动烘干等功能的智能马桶,售价普遍在 3000 元 -5000 元。带有泡泡盾的智能马桶,售价基本达到 5000 元以上。而且不少终端导购在介绍不同价格带智能马桶功能差异时,表现得较为苍白。

不可否认,智能马桶的部分功能确实解决了部分消费者的痛点。例如,北方不少城市冬季并非集中供暖,智能马桶的加热功能为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如厕体验;臀洗功能则解决了孕期女性如厕行动不便的难题。

然而,智能马桶的很多智能化功能过于鸡肋,且功能并不成熟。消费者陈楠表示,自己从去年六月份至今,先后购买了两款智能马桶,使用过程简直是一部“血泪史”。

一是语音功能、传感器功能不太智能。很难想象家中有客人时,与智能马桶对话会是怎样尴尬的场面。而且当家人去卫生间、宠物经过智能马桶附近时,智能马桶会自动打开并开始一系列操作,导致家中水费大幅上涨。

二是智能功能紊乱,产品不具备性价比。比如家中无人时,智能马桶也会自行运行,且类似于储热式智能马桶需要保证 24 小时通电。除了小区停电时无法使用外,由于智能马桶没有节能模式,家中电费也会飙升。

三是臀洗功能引发了对家人安全的担忧,毕竟很难保证自家智能马桶只能一人使用。多人使用时,又如何确保喷嘴干净呢?更搞笑的是,智能马桶有时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正如陈楠所说,在短视频平台上,吐槽智能马桶使用体验不佳的消费者比比皆是。为了智能而智能以及线下过高的售价,也阻碍了智能马桶行业的长期发展。

根据罗杰斯创新扩散曲线理论,新品类的渗透率突破边界为 16%,认知属性(相对优势、兼容性、可视性、可试性、复杂性)直接影响创新被采用的程度。而家电品类渗透主要驱动因素为三大消费需求:周期换新(刚性)、产品功能迭代、添置新兴产品(改善)。

现阶段,智能马桶相较于普通马桶仍不具备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品功能迭代也不显著。例如,加热功能对于北方有暖气的城市来说,刚需性不足;对于北方没有暖气的城市,电商平台售价几十元的坐垫似乎更具性价比。而且智能马桶的耗水耗电、高维修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二次使用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像自动翻盖、夜灯照明等功能,可替代性过强。

智能马桶市场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现阶段智能马桶线下过高的价格,不仅劝退了大量消费者,也影响了智能马桶行业渗透率的提升。

对标日本,2022 年日本智能马桶平均售价约为 2285 元,产品价格带相对其他品类更低。较低的购置成本,更符合日本精致住宅的需求。

而且从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白色家电等品类的发展路径来看,只有当产品质量可控、售后服务良好,并依托规模效应使产品价格逐渐下降,该赛道的渗透率才能持续提高。但智能马桶要满足这些条件,仍面临不小的困难。

从宏观因素来看,中日两国存在诸多文化差异。虽然两国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日本智能马桶早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起步。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日本老人在年轻时就已经接触并习惯了智能马桶。而我国智能马桶的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不少老人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普通马桶。

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各家电品类的普及程度与城市相比,存在约 10-15 年的时间差,这使得农村地区更青睐刚需、耐用的家电品类。而且传统白色家电只涉及电,不涉及水,而智能马桶既涉水又涉电,国内气候差异导致的水质、水压差异,也在无形中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从个体因素来看,智能马桶企业若想打造产品功能差异化,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痛点的产品,需要投入较高的研发资金。

但现阶段行业持续的价格战、智能马桶企业对经销商的管理、招募、稳定,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所需的营销费用大幅上涨,使智能马桶企业面临着高成本运营的压力。

而且现阶段智能马桶的低渗透率,让智能马桶企业面临研发成本难以分摊的压力。为了对冲成本,智能马桶企业只能不断提高售价,这又使智能马桶陷入高价劝退消费者→产品功能迭代速度放缓、销量继续下滑→厂商无法分摊成本,继续提高售价的恶性循环中。

结语:地产后周期时代,智能马桶行业的竞争或许会更加激烈。如何在技术战、营销战、供应链战、加盟战、消费者洞察战中脱颖而出,真正建立核心壁垒和护城河,将持续考验厂商的综合能力。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