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践行者:段永平抄底腾讯,巴菲特再创佳绩

8次阅读

共计 215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在人生起伏与投资理财中,人们都在寻觅不变之物。高瓴资本的张磊常思索:如何在这世界保持心灵宁静?作为投资人,怎样找到穿越周期的指引?作为创业者,如何持续创造价值?他的答案是“长期主义”——将时间与信念投入能长期产生价值之事,学习高效思维与行为准则,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追求真理。

然而,知易行难。不少人打着“长期主义”旗号行短视之事,还有很多人虽心向往之,却缺乏洞察长期的能力,不知如何落实。久而久之,“长期主义”成了空洞口号。好在一些公众人物做出明确示范,给予积极反馈,让这四个字不只是停留在口头。

本周,“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了 2021 年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2021 年,伯克希尔股价大涨 29.6%,创近 8 年最佳表现,财年获得近 900 亿美元净利润及近 300 亿美元经营利润。无独有偶,“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在互联网唱空声中高调抄底腾讯。反观追涨杀跌的基金投资者,之前赚的钱又亏回去,消费泡沫时追捧消费股的基金经理纷纷认错。事实证明,越是动荡,越能凸显长期主义的价值,公司自身实力决定其价值,而非概念或消息。

巴菲特赢了新贵

在彭博社 2021 年 12 月 31 日更新的全球亿万富豪指数中,马斯克、贝索斯、阿尔诺、盖茨、佩奇、扎克伯格、布林、鲍尔默、巴菲特、埃里森位列全球前十大富豪。截至 2 月 10 日,巴菲特是唯一身家增长的十大富豪,财富增加 76.4 亿美元,扎克伯格身家减少 379 亿美元,跌出前十。

拉长到 1965 – 2021 年,伯克希尔每股市值复合年增长率为 20.1%,远超标普 500 指数的 10.5%,1964 – 2021 年市值增长率高达 3641613%。新贵们陷入困境,巴菲特却很冷静,他在致股东信中表示,2021 年股市没什么让他兴奋的,长期低利率推动各类生产性投资价格上涨,利率对估值很重要。

目前,巴菲特的四大支柱是保险、铁路、能源和苹果,这四条主线与美国命运紧密相连。保险业务方面,伯克希尔资产包括 GEICO、BH Primary、BHRG,巴菲特认为保险产品不过时,销售随经济增长和通胀上升,他对 GEICO 保险持有超 40 年,是“长期主义”经典案例。铁路业务方面,2021 年 BNSF 税前利润率达 34.92%,纯利率达 26.61%,收益增长得益于货运量、收入及生产效率提升,抵消了燃料价格和成本增加的影响。能源业务方面,2021 年 BHE 净利润 39.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92%,税前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 12.74% 和 15.86%。苹果是伯克希尔最大持仓,占股权投资组合 45.95%,2021 年苹果股价飙升 33%。

巴菲特强调:“查理和我不是选股票,是选商业模式和企业。我们持股基于对企业长期业务表现的预期,而非交易工具。”靠着这种稳健思路,巴菲特又收获颇丰。

与巴菲特相反的“木头姐”

与巴菲特稳健投资思路相反的是 ARK Invest 创始人凯瑟琳·伍德,即“木头姐”。ARK 官网称只投资颠覆性创新。疫情后 2020 年新兴技术采用速度加快,创新型公司股票大涨,方舟 5 只主动管理型 ETF 当年平均回报率为 142%,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但 2021 年 2 月触及峰值后形势急转直下,通胀升温及美联储加息前景降低了投资对象吸引力,ARKK 在 2021 年下跌 25%,年初至今旗舰基金 ARKK 已下跌超 20%,其持有的一些股票暴跌超 70%。

不过,“木头姐”并不气馁,她关注人工智能、能源存储、基因组测序和区块链技术等领域公司,认为这些公司收入每年能增长 25% 或更多,她觉得这些公司最终比成熟成长型公司更能抵御经济衰退,就像 21 世纪初的亚马逊。

巴菲特与木头姐对比段永平抄底腾讯

巴菲特和“木头姐”境遇截然不同,这让人感叹时代变幻中,“长期主义”的衡量标准始终重要。

巴菲特说:“做投资决定前,我闭眼展望公司 10 年后情形。投资关键不是评估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及增长速度,而是考察特定企业竞争优势,尤其是优势能否持久,持久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给投资人带来回报。”他还有句语录对中国市场很有意义:“假如你有大量内部消息和 100 万美元,一年之内你就会不名一文。”

2 月,一则“重锤腾讯”假消息截图引发市场恐慌,腾讯股价下探,带动游戏行业和港股互联网公司集体下跌,虽谣言澄清,但腾讯市值蒸发超 2362 亿港元。此时,“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出手抄底腾讯。2 月 28 日,段永平在雪球转发称腾讯股价低于上次买入价,明天再买点,还晒出下单记录,设置 53.5 美元买入腾讯,预计成交总金额 535 万美元。

段永平在投资圈声望颇高,被称为“真正的隐形富豪”“中国巴菲特”“段菲特”。他曾在 2011 年抄底苹果,当时苹果市值 3000 亿美元,如今超 20000 亿美元。除腾讯外,他还“抄底”了拼多多,去年 12 月 6 日,他表示虽看不懂拼多多商业模式,但认可其对农产品的支持,准备再次投资。

中国投资市场对消息敏感,几年前瑞幸财务造假、教育行业“双减”让投资者心有余悸,稍有风吹草动市场就反应过度。段永平敢于在互联网估值体系受挑战时加码,源于他对关键公司的充分理解与信心。投资非玄学,巴菲特也会犯错,但时间会证明“长期主义”的意义。

“永远不要把一个正在增长的行业与一个盈利的行业混为一谈。”回归商业本质,寻找有盈利能力的公司,而非靠“运气”“手段”高增长的公司,这一箴言在当今投资界格外适用。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