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8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1 年双减政策下的 K12 教育洗牌
2021 年对 K12 在线教育行业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年初,各大教育平台依旧风光无限,吸引了大量关注和资本。但半年之内,政策迎来重大转折,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整个赛道瞬间降温,曾经炙手可热的学科培训业务被严厉限制,资本的热情迅速冷却。
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烧钱拉新、教学内容同质化以及依赖名师效应等问题,被政策严令整改。面对重压,市场选择自然明晰:部分企业无奈退出,另一些则迅速开始转型布局。
转型浪潮中的两大玩家
作为 K12 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好未来和一起教育科技的应对策略成为行业风向标。两家公司的财报数据及时反映了转型阵痛与前路探索的差异。
好未来:坚守教育本业,升级 To B 服务
好未来发布的 2022 财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实现 40% 以上的增长,但净亏损超过 9 亿美元,主要源于双减政策带来的结构调整成本,包括大规模裁员、教学点关闭及商誉减值等。
尽管面临亏损压力,好未来仍坚定在教育赛道深耕,积极升级 To B 板块。好未来整合旗下“未来魔法校”、AI 开放平台和教研云系统,统一打造“美校”品牌,将业务划分为直播云、教研云和智学云三大核心模块。
直播云主要为教育机构搭建在线教学生态,教研云负责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解决方案,智学云结合 AI 技术支持教学管理的全流程优化。这些云端服务紧密结合教学需求,提升机构运营和教学效率,展现出好未来利用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决心。
此外,好未来保持高中段学科培训业务运营,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包括推出“乐读优课”等新产品,并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布局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地的教育资源输出。
一起教育科技:切入教育信息化,打造智能学习平台
相较于好未来的深耕教育本业,一起教育科技选择了差异化路径,以 SaaS 软件服务商姿态迈入教育信息化领域。财报数据显示,公司 2021 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达 61.8%,同时净亏损收窄,这表明其转型策略已初现成效。
一起教育通过压缩营销费用、控制运营开支,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一起教育切入教学场景和教学管理的核心需求,推出了面向校内的教学作业平台“一起作业”,覆盖课堂、作业布置与课后自学等功能模块,通过大数据和 AI 分析精准辅助教学。
该平台不仅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促进了个性化学习体验。据了解,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地区教育系统已开始引进“一起作业”,借助系统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一起教育还开发了面向家庭的自主学习产品,提供智能个性化的内容订阅服务,累计付费用户超过 30 万,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潜力。
未来展望:两条路,交织着希望
整体来看,好未来和一起教育科技虽然都将业务重心转向 To B 市场,但路径和聚焦点迥异。好未来凭借多年积累的优势,在教育主业深耕细作,通过技术升级和多元业务布局寻求再发展的突破;而一起教育则突破传统教培框架,瞄准教育信息化细分赛道,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及数据服务方面的优势。
行业经历政策洗盘,教培机构纷纷调整战略和经营模式,未来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多依托技术创新和服务深度。期待在这场变革中,更多企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增长引擎,推动在线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