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89亿女性为何被数字世界拒之门外?

4次阅读

共计 70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5 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大问题——数字性别不平等。

尽管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但仍有大量女性无法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2024 年全球男性互联网使用率为 70%,而女性仅为 65%,这意味着男女之间的差距达到了 1.89 亿人。

这种差距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显著。例如,在非洲,男性互联网使用率为 43%,而女性仅为 31%,两者相差 12 个百分点。而在欧洲,这一差距几乎不存在,男女使用率分别为 92% 和 90%。

城乡差异加剧了性别鸿沟

以坦桑尼亚为例,这个国家超过七成人口仍未接入互联网,其中女性占多数。当地居民张林华指出,尽管有多家运营商提供服务,但网络速度极慢,导致许多人选择使用卫星网络。此外,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不足也限制了互联网的普及。

负担不起的上网费用

高昂的成本是另一大障碍。在一些贫穷国家,每月的上网费用占到了个人收入的三成以上,这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例如,乍得和中非共和国的上网成本分别占人均国民总收入的 32.69% 和 27.2%,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 0.42%。

知识与技能培训至关重要

除了经济因素外,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女性难以融入数字世界的重要原因。为此,多个国际组织和企业正在采取措施,如‘非洲女孩能编码’计划,旨在为年轻女性提供编程和技术培训,帮助她们掌握必要的技能。

生活在坦桑尼亚的 Juma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参加编程营,她学会了开发应用程序,并成功设计了一款帮助聋哑学生学习的软件。类似的努力还在其他地区展开,例如利比里亚的 D4WEE 项目,它通过电商平台促进女性农产品销售,同时提供农业咨询等服务。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