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到全球:PIX Moving如何用机器人产品征服30个国家

2次阅读

共计 9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从硅谷出发,布局全球

住在杭州的钱塘区的李梦最近发现,附近的永旺梦乐城门口多了一辆外形独特的透明小车。这辆车没有方向盘和驾驶位,却能自主移动,内部仅设两排对称座椅。它叫 RoboBus,是由 PIX Moving 设计研发的无人驾驶机器人产品。

这款无人驾驶小巴不仅能载客,还能改装成移动零售店,甚至可以作为城市的最后一公里通勤工具。PIX Moving 的起源地是美国硅谷,它通过滑板底盘技术和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手段,提供定制化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已获得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青睐,最新一轮融资由浙商创投领投。

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PIX Moving 选择先打入人力成本较高但需求旺盛的市场,如日本、欧洲等地。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并计划逐步扩展至东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

日本经验:信任与本地化

日本是 PIX Moving 实现规模化销售的首站。尽管欧洲同样存在巴士司机短缺问题,但日本更早开放了 L4 级无人驾驶车辆上路权限,并实施了“数字田园都市计划”。这些政策为 PIX Moving 的产品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地融入日本市场,PIX Moving 采取了“慢热策略”,即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和参与政府项目来建立信任。公司副总裁曹邝宁指出,要在日本取得成功,必须在当地设立实体机构并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目前,PIX Moving 在日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还与当地企业合资成立了公司。未来几年,公司计划扩大日本本地团队规模,并注重吸纳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人才。

AIGC 驱动的柔性制造

PIX Moving 的技术核心在于其自主研发的滑板底盘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灵活调整产品形态。通过模块化设计和 3D 打印技术,公司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并缩短了开发周期。

此外,PIX Moving 还推出了无人零售车、清洁车等多种产品形态,广泛应用于乡村公交、高校通勤等领域。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正在浙江湖州建设新的量产工厂,预计年产量可达千辆。

喻川提到,采用“AIGC+ 数字化制造”的方式,可以让全球团队共享设计数据并在本地生产,有效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面向未来的全球化战略

除了日本,PIX Moving 还在欧洲、韩国及东南亚等多个市场积极布局。未来,公司将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同时借助生态伙伴的力量加速全球化进程。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