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95后小伙:雨衣生意一年赚2500万

3次阅读

共计 106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前几天,在周杰伦的杭州演唱会上,突如其来的大雨让现场观众有些措手不及。有观众幽默地感叹:“一次性雨衣简直救了我!”虽然它只是一层薄薄的塑料膜,最便宜的几毛钱,但在这种时候,确实给了大家很强的安全感。

95 后厂长吴迪谈到,随着去年旅游消费的恢复,雨衣的需求量猛增,销量是往年至少五倍。他在雨具行业已经工作了五年,现在在安徽桐城经营一家雨衣生产工厂,年销售额约 2500 万。

桐城作为全国著名的“塑料之乡”,这里的包装产业发展迅猛,大大小小的企业超过 6500 家,形成了规模效应。随着一次性雨衣需求的增加,很多企业都开始提升产能,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根据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全球雨衣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 亿美元。如今的雨衣在款式、面料和功能上也不断创新,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从日常通勤到户外活动、骑行、演唱会等。

雨衣逐渐变成“时尚单品”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一次性雨衣”,你会发现这款单品已经不再只是雨具了。许多网友分享了他们的宝藏雨衣,称其为“演唱会必备”或“音乐节神器”。有人甚至将雨衣当成时尚单品,雨中拍下美丽的自拍,并附文:“别有一番风味”。

吴迪的工厂生产的雨衣大多为长外套风格,颜色以纯色和透明为主,设计优雅,便于收纳。它们的价格在 3 元到 12 元不等,具体取决于材质。在材质方面,吴迪将普通的 PE 材料换成了成本更高的 EVA 材料,使雨衣更加耐用且有磨砂质感,保证了私密性。同时,为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袖口增加了松紧带,增强了防水性。

目前,吴迪的工厂每月销售约 100 万件雨衣。虽然雨衣的销售周期大体上从 2 月到 11 月,但在七八月的雨季,销量尤其可观,工厂订单激增,有时甚至一天就能发出 4 万单。

从中介到工厂老板

吴迪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28 岁时,他曾在南京当房屋中介,月薪过万,但对未来并不满意,于是他于 2019 年回到了老家,投身电商,开了一家专卖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网店。

起初生意并不理想,吴迪亏损了 30 万,最终意识到问题出在供应链上。于是他向家里借了 100 万用来建立自己的工厂,配置了三条自动化生产线,专注于一次性雨衣,以此提高产能和性价比。

如今,他的工厂已经覆盖了多个电商平台,采用 DTC 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毛利也保持在 20% 左右。

产品的定制化不断增加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今年雨衣的价格又下降了 20%。尽管如此,吴迪表示,他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准备通过不断升级产品来维持利润。他计划扩大产品线,增加如宠物雨衣等新品,同时关注雨披的定制化需求。

周杰伦演唱会上,观众们穿着各式各样的雨衣高歌,雨衣不仅是件小商品,也渐渐成为了人们情感的寄托。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