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经营要诀:如何打造盈利标杆店

33次阅读

共计 178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当前低增长经济的背景下,公众对于 DTC(直接面向消费者)战略的讨论似乎有所减弱,这促使人们思考:是 DTC 战略让品牌不得不背负业绩压力,还是 DTC 的线下实施本就困难?如果认为困难,那么以安踏为代表的品牌又如何在 DTC 转型中逆袭,成功超越耐克,跻身国内休闲运动品牌的领先地位,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而反观一些如 Bosie 的新兴品牌,为什么在线下转型中却遭遇挫折,甚至在成本高昂的上海淮海中路开设 2000 平方米的大店后也只能承受每月 200 万的巨额亏损?

在电商崛起的时代,品牌在线上实施 DTC 战略似乎得心应手,但当转战线下时,许多品牌却常常无法真正落实,打造出盈利的直营标杆店。那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作为资深服饰品牌专家,刘颖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的品牌在面对线下 DTC 的挑战时的难点各不相同:成熟品牌由于组织惯性而难以变革,高成长型品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管理能力受限,而新品牌则因运营经验的匮乏而盲目尝试。因此,大多数品牌在实施 DTC 战略时可能会面临多重困境。

对于品牌而言,必须有勇气去迎接这一“硬骨头”,那么有没有一套明确的方法可以参考呢?对此,刘颖的看法是:要想使 DTC 门店盈利,不仅要在业绩上出成绩,更重要的是做好前期的规划。在以往的增量时代,品牌可能在短期内获利颇丰,但在如今的存量时代,“低头捡钢镚”已成常态,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才是笑到最后的关键。他坚信,DTC 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核心观点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那么,在明确了 DTC 战略后,如何才能有效地打造出线下的标杆店呢?在一次专访中,刘颖分享了他对如何构建具有盈利能力的线下 DTC 标杆店的一些见解,本文将重点聚焦于服饰品牌的行业特性,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供参考。

不同品牌类型的 DTC 挑战

胖鲸问到,虽然在国内电商环境中,线上 DTC 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但当品牌回归线下时却显现出一股“恐惧感”,您认为主要挑战是什么呢?刘颖表示,不同类型的品牌面临的挑战是各不相同的。对于成熟品牌,主要的挑战在于由于既得利益而难以做出 DTC 变革,这种组织惯性使得他们难以改变已有的供应链和管理模式。而对于高成长型品牌而言,管理能力在直营店扩张中常常会遇到瓶颈,特别是在开店数量从 15 家扩展到 30 家,进一步扩张带来的管理难题将会更加凸显。至于新品牌,问题主要在于主理人缺乏零售经验,往往在没有经过合理财务测算的情况下,为了进入线下市场而草率行动,这可能导致严重的亏损。

拉新与复购——同样重要

胖鲸追问,线上线下的策略似乎也有了分歧,以往线下门店主要着重于拉新客户,现在更倾向于强化复购,您如何看待这一定位呢?刘颖指出,拉新客和复购其实可以看作是两条齐头并进的腿,两者同等重要。新顾客带来新的血液,而老顾客则是品牌的根基。在不同时期,门店可能会侧重于不同的目标,但这并不矛盾。在增量时代,许多品牌只需要注重新客的流量就足够了;而在存量时代,面对客流不足的现状,维护老顾客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门店选址与规划优先

胖鲸接着提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科学规划门店选址呢?刘颖强调,打造标杆店的核心目的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这个门店要符合品牌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同时能够有效运行以实现盈利。在选址方面,品牌应该从“城市 - 商圈 - 商场或街区 - 店址”逐层细致考量。同时,要关注不同城市的行业特点,比如“上海大本营”相对高端,成本较高;“杭州大本营”则更多依赖电商流量;“广州大本营”致力于外贸业务。商圈的选择上,重点在于能否覆盖目标人群,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白天和晚上分别吸引到的顾客群体。

精细化运营的必要性

在选址确认后,刘颖提到打造标杆店的步骤包括几个关键维度,首先是服务模式与品牌定位要契合,高端品牌适合选择导购式服务,而大众品牌则更佳与自助式购物。其次,商品陈列需要抓住顾客的眼球,良好的陈列设计能引导顾客的注意力。顾客运营方面,则需要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客户的复购率,并形成完整的引流闭环。员工管理也至关重要,清晰的绩效考核和培训机制能有效提升团队执行能力。最后,增强门店零售运营能力,全面提升销售和库存管理效率也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对于新品牌或高成长型品牌,建立盈利的线下 DTC 标杆店不仅仅是简单的营业,而是一个全面的项目,要结合市场需求、店址选取、服务优化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