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1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网红城市”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其中哈尔滨以“南方小土豆”“尔滨”等标签迅速走红,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哈尔滨的高光时刻源于 2023 年冰雪大世界开业初期的退票风波。尽管初期出现排队时间长、天气寒冷等问题,但当地政府迅速反应,通过官方声明和改进措施有效平息了争议。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赢得了公众好感,使得“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的热潮应运而生。
流量背后的精细化运营
哈尔滨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系统化的营销策略。早在 2023 年初,短视频平台兴起“文旅局长申请出战”活动时,哈尔滨文旅局长拍摄的金代服饰短视频便获得广泛关注。随后,官方推出的《我姓哈》喊麦视频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此外,针对游客提出的建议,哈尔滨在索菲亚教堂布置了人造月亮,为游客提供更多拍照打卡点,体现了对细节的关注。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也为哈尔滨加分不少。例如,哈尔滨文旅局在抖音发布的关于冰雪大世界的视频获得近 400 万点赞,而小红书上关于哈尔滨的笔记数量更是超过了 375 万篇。这些线上热度直接转化为线下成果,数据显示,2023 年 12 月 30 日至 2024 年 1 月 1 日期间,哈尔滨接待游客 304.79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59.14 亿元。
从爆红到长红的探索
虽然哈尔滨目前已成为顶流城市,但如何保持热度是一个挑战。与其他网红城市类似,哈尔滨也需要从旅游供给侧入手,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例如,可以借鉴长沙的经验,将重点放在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上,而非单纯依赖某几个景点或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于“人情味”的追求日益增强。无论是淄博烧烤的贴心服务,还是哈尔滨为游客提供的便利设施,都表明真诚的服务更能打动人心。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超过 60% 的用户倾向于深度体验当地生活,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模式。因此,未来的旅游营销应更注重展现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让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未来趋势与启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城市营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手段,而是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从影视作品到短视频,再到直播和短图文,每一种媒介都有可能成为引爆点。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抓住机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对于其他城市而言,哈尔滨的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首先,要善于利用突发事件作为契机,及时调整策略以挽回负面影响;其次,要重视线上线下联动,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必须坚持长期投入,不能满足于一时的热度,而是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