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探索中国顶级精品咖啡的发源地

9次阅读

共计 150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提到‘咖啡之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上海,因为它与现代商业文明紧密相连。然而,中国最大的咖啡豆产地却位于上海西南约 2900 公里的云南。

保山机场内的咖啡店铺林立,这一边陲小城以其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游客。即便在冬季,怒江河谷的湿润空气和高原阳光也让保山宛如春天般温暖舒适。这种温和的环境不仅适合人们居住,也为咖啡种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咖啡文化的交融

走进保山,你会发现这个小城既有着现代都市的气息,又保留着浓厚的民族风情。无论是在繁华的吾悦广场,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型咖啡馆,都能感受到咖啡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尽管地处偏远,但保山已经发展出多个精品咖啡庄园,其中半数以上位于潞江坝。

潞江坝:中国咖啡的核心区域

距离保山市区约半小时车程便是潞江坝的新寨村,这里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进入村子后,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坡,上面种满了咖啡树、鸡蛋果树以及榕树,整个景象宛如一幅画卷。这里自上世纪 50 年代起便开始了咖啡种植,经过多年的起伏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潞江坝之所以能够产出如此优质的咖啡,离不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干热河谷气候使得温度较高、日照充足且降水适宜,加之腾冲火山活动遗留下的富含钾肥的土壤,造就了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

种植者的坚持与创新

张和云是一位扎根于此近半个世纪的老咖啡农。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的咖啡园。园内不仅有常见的铁皮卡品种,还有近年来引入的瑰夏等高端品种。尽管园内水源充沛,但他仍投入巨资铺设供水管道,确保每一株咖啡树都能得到充分灌溉。

每年冬天,咖啡采摘季如约而至。成熟的咖啡果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剥开果皮后可以看到包裹其中的咖啡豆。采摘过程虽然繁琐,但这是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村民们通常需要手工完成采摘、去皮、晾晒等一系列工序,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从原料供应到品牌崛起

长期以来,云南咖啡主要作为国际咖啡巨头的原材料来源,如星巴克过去十年间就在云南采购了超过五万吨咖啡豆。然而,随着国内咖啡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云南咖啡的价值。瑞幸、Manner、永璞等品牌纷纷加大了对云南咖啡的采购力度,这标志着云南咖啡正在摆脱以往仅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

作为保山咖啡产业的一员,中咖咖啡公司正在积极转型。这家企业在保山市区建立了先进的自动化咖啡加工厂,采用高效的烘焙生产线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他们还利用电商直播等形式推广自家产品,为本地年轻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中咖旗下的“中咖”、“辛鹿”、“黑钻”等多个子品牌均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的产品。例如,其主打的蓝山风味拼配挂耳咖啡售价仅为 39 元 / 斤,这一价格远低于许多竞争对手,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品质提升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云南咖啡产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不同种植户之间存在较大的品质差异,部分农户因急于求成而在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就采摘咖啡果,这对最终成品的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此,中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标准化水平,包括在果园附近增设初加工设施,严格控制“红果”比例,并对缺陷率提出严格要求。

政府层面也在积极推动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2022 年发布的《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4 年要实现全省咖啡豆精品率达到 30%,精深加工率达到 80%,并将云南打造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产区之一。

如今,咖啡已经成为保山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机场候机区还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与咖啡相关的元素。据统计,保山市区内已有数百家咖啡店,其中不少店铺的设计风格堪比一线大城市。即使在夜晚,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气,让人难以忘怀。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