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互联网人回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6次阅读

共计 212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过去一年,互联网大厂普遍经历了一波裁员潮,“降本增效”成了人力资源调整的关键词。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日前传出计划裁员 10% 至 30% 的消息,热门中概股也在 3 月再次大幅下跌。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期已经结束。

对许多大厂员工来说,曾经争分夺秒想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热情,随着时间推移遇到了瓶颈期。尤其是 35 岁以上的员工,虽然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跳槽难度明显加大,让他们意识到互联网岗位多依赖于年轻活力。

对于中年互联网人才,如果无法晋升到更高管理层,有的人选择继续留在一线城市拼搏,另一些人则开始理性考虑回家乡发展。事实上,回到二三线城市并不等同于失败逃离。近年来,许多地方产业正加速整合升级。比如贵州贵阳引进华为软件开发云项目,安徽合肥汇聚了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新能源企业阳光电源以及半导体企业长鑫存储等。这些准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兴起,为中年互联网人员的职业转型带来了新机遇。

此外,一线城市的高人力成本让互联网大厂更倾向于将部分业务外迁至二三线城市。例如字节跳动在北京设总部的同时,也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设立分公司。智联招聘发布的 2022 年春招市场报告显示,虽然高线城市人才粘性较强,但相对而言,新一线城市正逐渐替代一线城市,成为低线城市人才流出后的首选。

回乡就业的现状和机遇

一线城市人才储备丰富,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导致不少中年员工陷入上升瓶颈。周黎 30 岁刚过,在教培行业下岗后匆忙进入北京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工作。身处 95 后年轻同事群里,在体力和网络感知上感到劣势,但凭借多年教培老师锻炼出的表达能力,顺利通过试用期。后来,一位主管邀请他回成都帮助成立分公司。由于周黎是成都人且对环境熟悉,直接负责小组业务更具吸引力。他意识到,继续留在北京突破难度大,果断选择回家乡。

如今,周黎独立负责两个独家广告代理商的业务,直接与平台方对接,而在北京至少需要工作一年表现优异才能获得同样权限。从职业发展角度看,面临瓶颈的中年员工,回乡独挑大梁往往是职场跃迁的机会。

重庆一位猎头分享,某高速发展的本地 MCN 公司采用“一线城市管理人才 + 本地基层员工”的模式,成效显著。此前在北上广工作的技术工程师,只要综合表现不错,回到重庆就有可能晋升为部门负责人,薪资甚至比在一线城市增长 30%。

在二线城市某人工智能企业工作的数据分析师刘彰也分享了他的经验。他通过个人渠道帮助多位想从一线返回二线城市的人找工作,尽管薪资一般降低约 30%,但岗位提升机会依然存在。有些在一线城市积累经验的员工,利用过去几年提升的能力,回乡后顺利升职。

字节跳动内部有薪资排名机制,一线城市员工若排名前 30%,调往分公司依然能按该城市前 30% 的水平获得薪资,这让很多人愿意内部调动回家乡。刘彰所在团队半数员工是从一线城市转岗而来,薪资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相比外部通过社招拿到的岗位和薪资,内部调岗性价比更高。

需要面对的挑战和权衡

当然,选择回乡发展并非全无代价。最明显的问题是薪资普遍下降。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回到新一线或二线城市的中年互联网人,工资通常会减少 30% 左右,个别甚至面临薪资腰斩。

以刘彰所在的省会城市为例,虽然岗位匹配度高且能力突出的人月薪能达到两万多,但相比北京上海三四万的薪资仍有明显差距。考虑到一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部分人能够接受降薪,但也有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只能拿一万多的月薪,令许多从一线回乡互联网人难以接受。

此外,职业岗位的匹配也是另一大难题。31 岁的周放选择回长沙后发现,本地公司对新媒体营销的理解仍停留在运营公众号阶段,许多她在北京积累的经验难以被认可。最终她放弃了某广告公司的 offer,转而进入海外业务更依赖系统和技术的效果广告领域。

部分地方企业产业结构尚不完善,岗位有限。一些当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也面临转行难题。地方企业缺乏足够岗位释放能力,导致人才回流后不得不另辟他路。岗位细化程度低,综合能力要求提升,回乡适应并不轻松。

谁更适合回乡发展?

当前,互联网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布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许多总部设在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逐渐将部分业务拆分到中部地区,如长沙、武汉等地的分公司和本土成长互联网公司如芒果 TV、斗鱼等。南京、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 6000 家,青岛、重庆、长沙、合肥、宁波等地也在持续吸引人才,薪资待遇稳中有升。

有些传统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阶段,愿意支付比一线城市高 30% 的薪水吸引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人才。不过,这也对回乡的中年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能够带来业务变革,有即战力的能力,更要具备资源整合和管理能力。

刘彰指出,许多北上广互联网公司偏重 C 端业务,创意想法是核心竞争力,但进入不少二三线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后,B 端业务为主,管理者的资源协调能力更加重要。猎头也表示,从十年招聘经验来看,真正能精通业务并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中年人才,在一线城市同样不难找到机会。

虽然二三线城市工作节奏相对缓和,中年互联网人对生活和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回乡”能轻松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业环境仍复杂,面对年轻应届生的竞争以及岗位能力要求的提升,中年人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