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4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测评号作为一种常见的短视频类型,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聚焦汽车的垂直领域测评,还是主打实验室检测的专业测评,亦或是网红博主的开箱视频,它们或多或少都带有测评性质。
然而,看似简单的测评号其实并不容易驾驭。例如,如果要打造一个汽车测评号,即便忽略测评成本,缺乏稳定的品牌资源,很多时候也只能靠热情支撑。而专业测评号则需要掌握远超普通消费者的行业知识与检测设备,建立权威性和信任感,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并非易事。
草根测评号:普通人的新机会
那么,普通小白是否有机会涉足测评领域?答案是肯定的。近期,新榜编辑部注意到一批草根测评号,它们采用固定的模板,看起来成本低廉且易于复制。这类测评号通常只需一台手机和一个人就能运作,模板固定为播放产品原视频,博主现场测评并总结。
从内容构成来看,测评视频主要由产品、检测和视频制作三部分组成。在产品选择上,草根测评号倾向于低价商品,如网红美食、热门小百货以及传统服饰等。这些产品的成本大多处于百元左右,有效降低了博主的投入。
检测方式:贴近消费者的真实体验
与传统测评号不同,草根测评号更注重“人肉测评”,即通过真实的使用感受来评价产品,而非追求专业性。这种做法减少了测评的压力,也让测评成本大幅降低。同时,由于测评博主通常会在视频中提前说明带货需求,这种坦率的态度能够缓解粉丝的抵触情绪,从而降低人设崩塌的风险。
视频制作:低门槛的技术要求
在视频制作方面,许多测评博主透露,一部手机即可完成基本操作。例如,快手账号“皮蛋测评”在 105 天内发布了 116 个视频,平均每天一条,有时甚至达到三条以上。服装测评号“冯阿良(测评)”表示,兼职情况下每月投入约 3000-4000 元,转为全职后也不会超过 2 万元。
事实上,很多测评博主都处于兼职状态,通过控制产品成本、利用粉丝投稿选题,并用手机拍摄视频,整体支出并不高昂。
数据表现:不容小觑的吸引力
尽管如此,草根测评号的数据表现依然令人瞩目。例如,抖音账号“海潮、测评”从零开始,近 90 天内涨粉超 91 万;快手账号“无聊的测评”粉丝达 39.2 万,单条视频最高获赞 156.2 万。变现方面,抖音账号“夫妻测评”粉丝 17.8 万,推荐橱窗售出 2.8 万件商品;快手账号“岩弟、【美食测评】”粉丝 148 万,累计带货 29.9 万件。
行业现状:竞争激烈但仍有空间
尽管门槛低、成本不高,草根测评号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赛道拥挤,竞争激烈,玩家分为卖货派、整活派和玩票派三大类。另一方面,选题单一、变现不稳定、流量难以把控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测评视频可能因夸张的表现手法或内容引发商家投诉甚至法律纠纷。
不过,草根测评号也有其独特优势。首先,它适合没有资源和特长的小白尝试,失败的成本较低,成功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其次,这种模式无需特定人设,更接地气,坦诚的态度有助于减少粉丝抵触心理。最后,草根测评号并未抢占传统测评号的市场,而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领域。
未来展望:找准定位是关键
长远来看,草根测评号的天花板有限。若想进一步发展,需要提升专业能力,构建竞争优势,并优化测评产品,提高转化率。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先积累经验和收益才是更实际的目标。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哪怕微小的机会,这正是短视频平台持续繁荣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