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8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回顾 2021 年的 A 股行情,“最靓的仔”非碳中和莫属。Wind 数据显示,碳中和指数(8841429.WI)从年初的 794.25 一路涨至年末的 1309.81,累计涨幅高达 65%。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稀土等主要领域均走出翻倍行情,实现三五倍增长的个股也不在少数。毫不夸张地说,碳中和是 2021 年贯穿全年的最强主线,踏准这一主线的投资者获利颇丰。
那么,2022 年的投资主线会是谁呢?尽管市场认为碳中和是未来 40 年的巨大投资机会,今年还会有进一步表现,但考虑到碳中和板块此前涨幅大、估值不低,想要重现去年的牛市行情,难度大大增加。相比之下,尚处于低位的板块更有增长空间。
开年以来大火的数字经济板块,或许有机会“接棒”碳中和成为新的投资主线。
碳中和为何能成为 2021 年最强主线
这涉及“主题投资”的概念。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投资策略,主题投资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结构性、周期性及制度性变动趋势,挖掘对经济变迁有大范围影响的潜在因素,对受益的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其最大特点是不按一般地域和行业划分方法选投资标的,而是发掘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有长期影响的潜在驱动因素,将相关行业、板块或个股纳入该主题范围投资,以获取超额收益。
主题投资的驱动因素包括宏观政策类、产业规划类,也涉及重大事件题材,如“一带一路”、雄安新区、新能源汽车、5G、碳中和等,这些主题曾驱动市场上演不错的行情。
乍一看,主题投资有点像概念炒作,但二者不能划等号。概念炒作多为资金驱动型的短期行为,停留在阶段性市场热点和偏好层面,缺乏长期业绩支撑,往往昙花一现,后劲不足。主题投资虽围绕特定驱动因素或事件找投资机会,但着眼于发现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符合经济转型或政策趋势的优秀企业,更经得起考验,是理性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并非每次都能从投资主题中获得理想回报,原因除自身策略选择和时机判断失误外,还与主题成色好坏有关。并非每个主题都值得参与,只有成色好、质量高的主题,才有望引发强势上涨行情。
可从四个维度研判主题成色:第一是立意,越是高大上的立意,想象空间越大,市场参与方越多。一般由国家决策层定调的内容或文件立意高大上,是理想主题,非官方突发性事件往往难激起大浪花。第二是范围,主题传播范围越广,越能不断发酵扩散,吸引更多人参与。通常,相对接地气的大众化主题比专业门槛高的小众主题更易传播和被理解。第三是容量,要产生大行情,相关板块资金容量须够大,否则难以吸引主流机构资金大规模参与,行情也难持久。资金容量大小关键在于主题涵盖的行业领域广不广,涵盖领域越广越好。第四是业绩,主题投资对企业短期业绩要求相对不高,但对长期业绩有要求,好的主题要有长期业绩预期和兑现业绩增长的可能性,至少短期内无法被证伪,否则很难走长远。
一言以蔽之,立意高大上、传播范围广、容量足够大、业绩可兑现的主题,是值得参与、有望引发大行情的优质主题。
碳中和:典型的优质主题
去年的碳中和就是典型的优质主题。先看立意,碳中和是指社会各界通过一系列手段降低或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大势所趋,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发严峻,海平面上升加速,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环境破坏令人担忧。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在减碳方面责无旁贷,且面临石油能源紧缺问题,前期粗放的高能耗增长模式对资源及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大量碳排放,迫切需要推动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双重升级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已在 2020 年 9 月做出二氧化碳“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并频频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贯彻落实,彰显必胜决心。碳中和关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实力突破乃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还与全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从立意角度看,具有巨大想象空间。
再看范围,相比于 PPP、VR/AR 之类的小众题材,碳中和很“接地气”,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节能减排”“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的含义,必然会口口相传,不断发酵扩散。2021 年全年,政策文件、媒体报道、机构分析以及相关企业纷纷制定的战略转型方案,都在持续推动碳中和主题渗透,加深投资者认知,吸引机构和散户参与。
最后看容量和业绩,碳中和目标需从能源、环保、交通、工业、农业、建筑、新材料、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共同发力,每个领域涉及内容丰富,产业链长,赛道宽阔,能容纳的企业和资金量级大,有助于各板块轮动增长,促进行情持续演进。业绩方面,2021 年碳中和板块各细分领域几乎都表现出强大的高成长性和确定性,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到光伏、有色,很多公司业绩不断超出市场预期,碳中和概念股被市场誉为“赛道股”,以宁德时代为带头大哥的“宁组合”,甚至大有取代以贵州茅台为核心的“茅指数”之势。
上述种种充分诠释了“碳中和”主题的优质性,也说明了碳中和能成为去年年度投资主线的关键所在。
数字经济板块为何有机会成为新主线
数字经济同样是优质的投资主题。先说立意,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发展,数字化浪潮不可逆转,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把握产业变革机遇是共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自十八大以来,决策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相继出台,近期全面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更是媲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国家级重大工程,彰显中央对全国数字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未来还有极高景气度和巨大增长潜力,充分佐证了数字经济立意的“高大上”和想象空间之大。
再说范围,数字经济也是“接地气”的题材,几乎所有人每天都在与数字经济打交道,从使用电子设备到日常活动,再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对广大用户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以及企业致力于数字化转型,各大研究机构和媒体持续宣传造势,数字经济的传播范围只会越来越广,参与者必然越来越多。
最后说容量和业绩,数字技术具有强大渗透属性,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数字经济涉及板块极为广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货币、5G、计算机、通信、软件、传媒、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等,每个板块都与多个产业密切相关,赛道宽阔,能容纳的企业和资金量级大。业绩方面,近些年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证明了数字经济的高成长性,其他领域也有业绩可观的龙头公司。在国家政策利好驱动下,数字经济迎来全新发展契机,未来有望诞生更多极具行业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领军企业。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主题成色足够好,是优质的主题投资标的。目前数字经济整体估值并不高,比如 IDC(数据中心)板块目前市盈率分位点仅有 21.8%,云计算板块的市盈率分位点也只有 34.9%,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长期来看,数字经济板块投资回报可期,有望成为接棒碳中和的年度新主线,值得普通投资者参与。2022 年,数字经济能否走出一波结构性牛市,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