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邻里推送货上门,生鲜电商迎来新变革

8次阅读

共计 133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生鲜电商赛道的兴起与挑战

2019 年疫情爆发带动了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众多行业巨头如美团、阿里、拼多多纷纷进入市场,使得生鲜电商竞争进入白热化。伴随市场的快速扩张,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催生出了包括盒马邻里在内的新兴业态。

盒马邻里作为盒马鲜生推出的本地社区服务,主打城郊市场,运营更为精细。近期,盒马邻里上线了“送货上门”服务,试图抢占生鲜电商“最后 500 米”的市场份额,表明这场生鲜大战仍在继续。

生鲜市场的规模与潜力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额达到 2.04 万亿元,年增长率为 6.8%,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个位数,说明行业内品牌集中度较低。

2016 年,阿里通过盒马鲜生率先在生鲜市场展开布局,随后腾讯通过投资拼多多、美团和其他生鲜平台影响市场,形成了巨头间的激烈竞逐。资本的强力介入让生鲜赛道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2020 年融资总额达到近 90 亿元。

增速放缓与盈利难题

进入 2021 年,生鲜行业出现业绩下滑和增长放缓,线上交易占整体生鲜消费的比例仅为 3.4%。供应链和运营上的瓶颈导致利润低、损耗高、盈利难,困扰着整个行业。大量资本的烧钱补贴造就了表面的繁荣,但难以掩盖盈利隐忧。

2022 年,随着资本热潮退去,生鲜电商面临迫切的盈利压力。盒马和叮咚买菜等巨头纷纷将盈利目标提上日程,意图通过精细化运营和策略调整实现单店乃至整体盈利。

盒马邻里“送货上门”的战略意义

盒马邻里此次推出的“送货上门”服务与叮咚买菜的即时配送有所不同,采用的是当日下单、次日送达,消费者可选择多个固定时间段配送,配送由内部员工执行。这种集中配送模式可提升服务质量且不会显著提升单店成本。

新增的送货上门更多是为了扩大消费场景、增强客户复购率,为盒马邻里的盈利提供支撑。盒马邻里共享盒马鲜生的供应链,价格相对更低,侧重压缩利润保证性价比,因此单笔订单毛利较低,但通过覆盖更多社区形成稳定采购,来抵消高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

生鲜业态的多样化比较

现有生鲜电商主要分为三类:30 分钟到达(前置仓)、次日到达(社区团购)、及三天以上到达模式。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以快速配送为特色,SKU 丰富,而盒马邻里则依托盒马鲜生实体门店及供应链,SKU 超过 2 万个,仓储和损耗成本较低。

京东到家等平台则整合多种生活服务,提供较广泛的品类和较短配送时效。不同模式满足了不同用户需求,竞争愈发多元化。

消费需求和客单价的挑战

调查显示,90% 的消费者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零售到家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盒马邻里的商品以一线品牌和自有品牌为主,客单价约为 50 元,明显高于社区团购的 10 元左右。

这种高端定位有利于提升客户信任和消费金额,但同时限制了对价格敏感型下沉市场用户的吸引力,后者更多选择价格更低的社区团购平台。这成为盒马邻里拓展用户群的难点之一。

展望与总结

推出送货上门服务是盒马邻里优化模式、突破盈利困境的重要举措。任何新业态的落地都需要不断摸索和调整,盒马邻里能否通过这次升级带来行业变革,还需市场检验。

可以确定的是,生鲜电商的竞争不会停止,盈利模式的优化和服务的提升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盒马邻里虽然尚未达到最终形态,但其积极尝试表明生鲜电商正迈向更加成熟的阶段,更多创新与调整值得期待。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