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06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酒精消费市场日益热闹,除了传统的白酒、啤酒,轻度酒、小酒馆等业态不断丰富着酒业赛道。2021 年,海伦司拿下“小酒馆第一股”,外界一度认为小酒馆的繁花时代已然来临,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收缩规模的海伦司
海伦司主营连锁小酒馆,2009 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酒馆,凭借“10 元一瓶啤酒”的低价策略,深受年轻人喜爱。2021 年,海伦司在港股上市,成为“港股小酒馆第一股”。当外界以为小酒馆的辉煌时代即将开启时,事情的发展却愈发偏离预期。
2023 年,海伦司的门店数量为 479 家,相较于 2022 年的 767 家,同比下降 37.55%。这与海伦司上市招股书中计划到 2023 年总计拥有 2200 家酒馆的规划背道而驰。门店缩减的背后,是海伦司捉襟见肘的发展状况。据统计,近三年时间,海伦司股东应占溢利累计亏损约 16.43 亿元。
从海伦司去年的新动作来看,向下沉市场寻找增量成为重要的破局方式。财报显示,2023 年海伦司旗下一线城市酒馆、二线城市酒馆、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数量分别为 38 家、186 家、252 家,相较于 2022 年的 80 家、372 家以及 314 家,同比下降 52.5%、50% 以及 19.75%。可见,门店减少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同时,在合作模式上,海伦司逐渐从重视直营转向重视加盟。2023 年海伦司旗下直营酒馆、特许合作酒馆数量分别为 255 家、92 家,比 2022 年的 653 家、114 家同比下降 60.95%、19.3%。2023 年 6 月,海伦司发布“嗨啤合伙人计划”,以“合作托管”的形式开放加盟。截至目前,共开出 191 家门店,新开的门店主要分布于下沉市场。再往前,2022 年 5 月,海伦司探索新业态“海伦司·越”,由小酒馆 + 大排档组成,从一开始就弃直营、走特许经营模式。据浙商证券统计,截止 23 年 5 月,海伦司·越已开的 14 家门店中,5 家在武汉、郑州、天津,9 家在湖南湖北的三线城市。
下沉市场确实存在可观的酒馆消费潜在需求。安信国际证券在研报中预计,2025 年国内酒馆行业收入将达到 1839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18.8%,三线及以下城市将是未来行业增长的主力军,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小酒馆这门生意究竟何时才能真正步入正轨,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这是值得海伦司等企业深入思索的问题。
小酒馆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2021 年,小酒馆生意被众多人看好。数据显示,当年除了海伦司上市之外,小酒馆的融资事件几乎贯穿全年。其中,仅 8 月和 9 月,小酒馆的融资事件就高达五次。这一年,一众餐饮品牌也纷纷加入小酒馆赛道,如海底捞、眉州东坡、喜家德、和府捞面、老乡鸡等。
小酒馆的赛道曾一度热闹非凡,但很快便回归平静。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环境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素。小酒馆生意本质上针对的是改善型需求。在当下人们疯狂追求平价替代的情况下,改善型需求显然需要做出让步。通俗来讲,就是酒可喝可不喝。
其次,直至目前,实体小酒馆仍然是一个“尚未被市场完全验证”的模式。《2023 线上酒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除传统的社交消费场景外,居家自饮与日常配餐饮用等场景的需求也十分明显。值得关注的是,18 – 35 岁年轻人在这两个场景的需求更高,选择比例分别达到 60.2% 和 45.2%。这表明,消费者喝酒并非一定要去酒馆。2021 年以来,进军酒馆赛道的品牌不在少数,但真正取得成功的案例却寥寥无几。据媒体报道,和府捞面于 2021 年在上海开设的小面小酒已闭店,部分门店已转为普通门店,其他城市如福州、汕头等地的店铺已全部关闭;云海肴在布局小酒馆不久后重新回归云南菜;其他玩家如海底捞、奈雪的茶、邮局咖啡等也未能激起太大的水花。入场尝试的玩家众多,但真正做好的案例几乎没有,这不禁让人思考:小酒馆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如果是,又该如何做好?
此外,酒馆生意的激烈竞争也是身处其中的玩家需要突破的一大难点。随着啤酒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开拓新消费场景、实现企业增收成为啤酒大厂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啤酒大厂也将目光投向了小酒馆生意。2020 年 10 月,“燕京九号精酿小酒馆”在北京开业,2022 年 12 月,燕京酒馆在杭州开业,此后开店步伐开始加快;青岛啤酒也在 2020 年布局名为青岛 1903 的小酒馆,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门店;2022 年 12 月,华润雪花也发布消息,品牌将打造名为“JOY BREW”的线下小酒馆。
据统计,国内人均酒精消费支出呈总体增长趋势,2005 年时在 200 美元上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中国的酒精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小酒馆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赛道,但却并非一门容易做的生意。
业内观点认为,酒馆行业目前处于导入期,渗透率迅速提高,竞争格局高度分散,龙头海伦司的市占率约为 1.1%,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同时,酒馆经营的标准化程度相对其他餐饮细分赛道更高,为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然而,经营时间短、消费频次 / 翻台率低等天然劣势也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
总之,小酒馆生意至今仍在经受时间和市场各方面的考验。未来,怎样的小酒馆生意模式能够更好地被市场接纳,海伦司等企业或许还需要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