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7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再创新高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全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惊人的 2.95 亿,旅游总消费金额突破 1668 亿元,均超过了 2019 年和 2023 年同期水平,刷新历史记录。
多个省份发布数据显示,多地旅游人次破千万,整体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其中,内蒙古和辽宁的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均实现了翻番增长,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亮眼黑马。
河南成游客接待冠军,洛阳开封吸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5 月 6 日,河南省以超 6000 万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全国第一,旅游收入达到 354 亿元,同比均有双位数增长。紧随其后的是安徽,接待人数约 5000 万,旅游收入超 270 亿元,表现同样强劲。
河南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拥有洛阳、开封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该省还借助了网络大 V 团队的精准推广,尤其是在节前通过“与辉同行”等团队的宣传,极大提升了游客关注度,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达到 28 亿次。洛阳成为净流入游客最多的城市,开封古城内博物馆门票预订量列全国前五,游客扎堆武侠主题公园“万岁山”,带动周边城市如新乡、南阳人气持续上升。
内蒙古与辽宁旅游收入翻倍,人均消费高企
内蒙古在春节期间旅游收入曾增长 7.6 倍,五一期间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同比增长达到 177%。辽宁旅游收入也翻倍增长,达到 98.5%。不仅如此,辽宁的人均旅游消费达到 1046 元,是目前公布数据中除北京外唯一破千元的省份,北京人均消费为 1156 元。
热门旅游城市榜单与市场复苏趋势
五一期间最受欢迎的十大旅游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南京、武汉、西安和深圳。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五一的旅游火爆是市场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航班与列车运力恢复甚至超过 2019 年水准,酒店与民宿接待能力满负荷运行,游客分布更均衡,‘一票难求’‘一床难求’的极端情况大幅减少,旅游行业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旅游市场下沉,小众城市异军突起
旅游消费的另一大亮点是下沉市场的崛起。多家机构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酒店预订热度同比翻倍增长,成为更多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热门选择。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和泉州簪花等小众网红美食和景点吸引大量游客,拉动了当地消费的倍数放大。
分析人士指出,下沉市场的优势在于游客可以避开大城市的拥挤和高成本,享受更轻松的旅行体验和更高的性价比,无论是住宿还是餐饮花费都更为亲民,促使更多人愿意探索县域和三四线城市。
出境游迅猛增长,日元贬值带动日本热潮
除了国内游迅猛增长,出境游同样表现抢眼。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出入境游客超过 8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35.1%。免签政策及多样航线激增出境游订单,飞猪平台出境游预订量几乎翻倍,携程入境游订单增加 105%。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日元汇率的下跌,使得日本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出境目的地,机票预订量较 2019 年增长超六成,居十大热门目的地首位。此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旅游城市也继续吸引大量游客。中东地区如阿曼、沙特、科威特的出境游增速也超过三倍。
结语
总体来看,2024 年五一假期标志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和升级。游客需求趋向多样化,既有传统大城市的稳定人气,也有三线及以下小城镇的爆发式增长,出境游需求持续升温,全球多元旅游目的地竞争愈加激烈。未来,旅游业发展将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和下沉市场的挖掘,实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