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5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香港正站在科技创新的潮头。曾经以世界金融中心著称的香港,如今正积极投身于科技创业的浪潮中,展现出新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香港将发展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将相关内容列入年度施政报告,并大举增加研发投入。除了增拨研发经费、推动新型基础建设、打造科技集群外,还投入百亿港元支持本地科技企业,整个创业环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据悉,2019 年 2 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系列政策配合下,香港政府不断提升科技研发投入,目标在到 2022 年前将本地研发支出占 GDP 比例由 0.73% 提高到 1.5%,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政策扶持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共同推动香港科技环境逐步改善,逐渐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在这一扶持政策背景下,具有近 20 年科技园区运营经验的香港科技园迎来了发展机遇。作为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科技园负有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培育科技人才和促进交流合作的使命,不仅服务香港,也辐射整个大湾区。改革开放初期,科技园的成长像是一颗萌芽,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香港乃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从默默无闻的小项目到今日产业规模达数百亿港元,香港科技园的崛起,恰似香港“科技黄金 20 年”的精彩缩影。
从创业孵化到产业龙头,成功案例纷纷涌现
在香港科技园孵化成功的创新企业,案例比比皆是。如商汤科技,其创始团队之一的汤晓鸥教授,早在 2014 年就在港园注册成立了公司,同一年,他带领团队研发出 DeepID 系列人脸识别算法,在全球首次实现了超过人眼的识别精度。此外,货拉拉(LALAMOVE)也在港园孵化成长,经过基础设施和营销的支持,短短一年多时间,便迅速占领香港市场,并开启了向内地扩张的步伐。
2015 年,伴随着互联网第二波浪潮,O2O(线上到线下)模式成为创业风口。货拉拉利用香港科技园的资源,仅一年内融资超过两千万美元,快速实现市场突破。同样,商汤科技也借助港园资源,从香港起步,迅速向深圳和亚太地区扩张。园区管理方表示,他们会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孵化和加速支持,从初创到成长,环环相扣,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
多层次扶持体系,助力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为了帮助创业项目从萌芽到成熟,香港科技园推出了多个创新支持计划。例如,针对有创业想法的团队,推出了“IDEATION”计划,提供培训、资金和市场验证,已吸引超过 400 个团队参与。对于已成型的企业,则有“INCUBATION”孵化计划,为硬科技项目提供技术研发和产业合作支持。同时,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高校资源,包括香港大学等排名前百的学府,为科技园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储备,为创业企业提供技术基础。
此外,为硬科技和生物医药等行业的企业,科技园还提供专项资金援助,如 129 万港元的硬科技孵化资金,以及最高达 600 万港元的生物医药培育基金。加速和精英企业计划(ACCELERATION 和 ELITE)则着眼于帮助企业突破市场瓶颈,扩大规模,提供客户对接、资源整合和投融资服务,每个企业都配备专属项目经理,享受一对一的咨询和支持。
香港连接世界:走向国际化
在国际合作方面,香港科技园通过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风投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了深厚合作关系。例如,2021 年,极智嘉(Geek+)凭借在香港科技园的支持,成功服务中国邮政,获得多项订单,展现了香港作为国际物流科技中心的潜力。香港园区帮助企业解决文化差异障碍,协助其国际化布局。园区还借助香港作为金融枢纽的优势,为创业企业提供广阔融资渠道和全球市场的接入点。
科技园积累的悠久国际合作经验,使其成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无论是创投、技术转让,还是人才交流,香港都在扮演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重角色。目前,香港的初创公司数量显著增加,从 2014 年的 1100 家跃升到 2020 年的 3000 多家,融资总额也从 12 亿增加到超过百亿港元。生物科技等行业更是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香港科技园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医药融资中心之一,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目光。
大湾区一体化推动区域创新合作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布局也逐步成型。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告显示,深圳 - 香港 - 广州三市的创新指数排名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创新热土。为了进一步强化大湾区的科技协作,香港科技园在 2022 年启动了多项关键举措。
包括在 3 月举办的大型人才招聘和培训活动,吸引国内外人才加入湾区创新浪潮。此外,在深港合作中,香港科技园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预计于 2022 年中正式投入运营。这个分园提供先进的办公和实验设施,以及产业、技术和市场对接服务,助力企业实现跨境发展。园区还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科学院”,提供培训和交流平台,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为区域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地企业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低廉的成本,为创业提供良好土壤。而香港的国际化资源和资金优势,则为企业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内地创新居于市场前沿,香港则在资本和国际合作中占据优势。结合两地的优势,未来大湾区科技生态有望实现 1 +1> 2 的协同效应。
香港科学园将在大湾区内发挥战略性作用,为企业提供产业支持、技术支持和市场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集聚区。同时,将设立“GBA InnoAcademy”和“GBA InnoExpress”,培育创新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众多企业已在港园注册 IPO,未来香港将继续巩固其作为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融资重镇的地位,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
展望未来:创新驱动,携手共赢
随着政策的倾斜和资源的投入,香港科技创业的春天正在到来。从政府支持到产业生态的成熟,香港正逐步转型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未来,香港将持续吸引全球创新企业和投资者,打造多元、开放的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大湾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升级。这一风潮不仅仅是香港的机遇,更是整个区域共赢的崭新起点。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繁荣、创新的香港正逐步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