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95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选择与成都崇州市的泛家居产业联盟合作,计划共同打造综合服务站点,推动崇州家具产业实现海外展销一体化。这不仅展示了崇州家具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也标志着其努力借助“川派家具”品牌快速迈向海外市场。与此同时,崇州市政府和企业代表团还赴乌鲁木齐、喀什等重要口岸开展产业合作考察,探索借助中吉乌铁路的新机遇,进一步推动家具产业的高端化和数字化转型。
这只是崇州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整体来看,开放与创新已成为崇州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虽然崇州的出口体量尚不突出,但通过产业合作与升级转型,崇州制造业在 2023 年实现了工业增加值 7.1% 的增长,表现优于全国和成都平均水平。尤其是电子信息和智能家居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崇州家具产业:智能化升级,走向国际
在近日举办的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上,崇州家具吸引了大量关注。不仅签订了上百笔经销协议,现场营业额预计达 5000 万元,崇州家具公共品牌“天府美好家 & 崇州家具公共品牌馆”也首次亮相,发出加速拓展的明确信号。作为全国三大家具品牌之一的川派家具主阵地,崇州不仅是全屋定制家具的重要集聚地,也是中国领先的定制家具生产基地。
近几年,崇州家具企业紧扣定制和商用办公两个核心领域,实现了 12.6% 的年均产值增长。特别是在家具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崇州家具的规模以上产值占四川省比重提升到 40%。作为全国 39 个“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之一,崇州不断推动品类扩展、品牌升级和品质提升,强调公共品牌的引领作用,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发展。
距离沿海较远和外贸孵化不足是崇州家具出口的局限,但随着中吉乌铁路等国际通道的开通,崇州家具有望切入中亚等新兴市场。崇州已主动与喀什等口岸城市深化产业与贸易合作,推动全友、明珠等龙头企业打造全球供应链与海外仓网络。
令人瞩目的是,崇州家具企业积极走在数字化转型前沿,推动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以掌上明珠家居为代表的企业,早早布局了智能生产线,实现了从订单接收、自动封边、排钻到包装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仓储与机器人分拣等设备广泛投入应用,通过客户深度参与设计,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这不仅提升了国内市场竞争力,也为向其他传统制造业输出经验奠定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大企业,拓展高附加值领域
在家具产业扬帆国际的同时,崇州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依托比亚迪、捷普等行业巨头,崇州加快推进智能终端整机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和 AI 中控等项目落户,产业链逐步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崇州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全国产业转移大潮,形成了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以四川福蓉科技为例,专注于消费电子铝制结构件,凭借创新研发能力和对苹果、三星、华为等国际大牌的追求品质标准,成功嵌入全球供应链。
崇州不仅注重引进大型项目,更着眼于扶持本土创新。通过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四新”央企的连接,重点发展偏光片、光学膜等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链。例如成都青羊电子材料公司的单晶硅片部分技术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增长背景下,产品远销海内外,合作企业覆盖上百家。
为了强化产业协同创新,崇州正打造集区域研发、中试平台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科创中心,通过明湖科创园、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载体集聚创新资源,助力产业升级。
航空航天产业:跨区合作打造新增长极
除了家具和电子信息产业,崇州还积极布局航空航天新兴产业。今年 3 月,崇州与成都青羊区签订结对联动协议,推动无人机及航空发动机等高端制造项目合作。双方采取“总部研发设在青羊,生产制造设在崇州”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互补,使崇州具备更丰富的产业承载空间及发展潜力。
产业园建设方面,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核心区正在加速推进,聚焦无人机发动机、航空新材料、航电机电等细分领域招商引资。多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航空发动机试验台等功能平台也在规划建设中,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两地还积极打造园区职住平衡,完善生活配套,为航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种以研发和生产分工协作为核心的跨区域合作模式,不仅有效整合了成都航空航天产业链资源,也为崇州引入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更多企业和项目的落地,崇州的航空航天产业有望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支柱。
总结
崇州通过多维度的产业布局,正在打造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本地市场到全球市场的全方位新发展格局。无论是借助数字化转型提升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还是依托大企业引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升级,亦或是通过跨区域合作加速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崇州都在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未来,伴随交通、科技和产业政策等多重利好持续释放,这座家具名镇正凭借开放创新的“崇州模式”,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关注,迈向更加广阔的产业发展舞台。